在4000点的欢呼声中,默默地、甚至压抑地,等待京东方A的三季报。然后,看到下面这条留言,无言以对,越发压抑。

加上感冒吃药,整个人昏昏沉沉的,脑子里一直在盘算一些事情,但是,还是随便聊聊吧,不过有些言论可能过激,带着情绪,比如标题。
我说,长线是一种思维,重点是考虑开头和结局,而忽视中间,也没有固定的时间。如果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目标,比如市场情绪过于激昂,提前透支了未来,那也不需要一直等满某个时间。如果没有这么幸运,那就需要等时间,就像看着一棵小树苗,一天天长大,直到自己的目标,但这个时间就不知道多少了,需要多少就用多少。
虽然我说没有时间表,但我心底原本计划的是五年时间,但现在已经严重超时了。各种状况,各种意外,我也不重复了,都是我们一起经历过来的。我没有说过的,其实砸我过显示器。只是码字的时候,我就平静下来了,大家看不到我的情绪,或者看到只是我积极的一面。
如果是小树苗,时间长一点,能看到那种慢慢长大的变化,可能更有利于坚持。但是,京东方A走得更像竹笋,一直拼命长根,打牢地基,但外表看上去,却看不出什么变化。这种看不到结果的等待,让人逐渐失去信心。
但是,我还是会坚持下去的。
一如初心,大家在关注我的时候,可能会自动收到这条消息:
我相信,大多数人更适合做长线,但这个过程太过漫长,不仅仅有欢乐,还充斥着折磨、痛苦、恐惧、自我怀疑,还有诱惑,很多朋友都等不到最终的结果,止于半途。
那么,我愿意成为一个例子,大家可以围观,看一个做长线的人,最终会成为什么样子,以便在多年之后,决定自己要不要做长线。
然后,我继续当这个例子,义无反顾。
最近,我也在反思,又在反思,为什么拖得这么漫长?
经历过2022年的LCD价格战,经历过2023年的OLED价格战,然后我就有点怂了。原本很嚣张,不服就价格战,大鱼吃小鱼,用一时的亏损,换长久的丰厚利润。但连续两场价格战,利润起不来,估值起不来,时间上耗得太长了,然后我就有点怂了。
所以,之前我提了一个折中的想法,拖,拖到2027年前后,然后清场。
一,2027年,京东方的成都B7,二期折旧到期;绵阳B11、武汉B17,折旧大部到期;收购的南京B18、成都B19,在2027年底2028年初,也折旧完了。那个时间点,可以说折旧一身轻,有新增,但总量是保持在低位了。
二,2027年,按之前的推算,2026年底、2027年,TV面板开始供需紧张 ,TV面板的涨价逻辑将会明显发酵。TV面板,对LCD产能来说是最大的消耗量,TV面板供应不足到涨价,也会带动IT面板涨价。
三,OLED8.6代线,成都B16,在2027年产线应该跑得比较顺了,而且2027年还是相对缺少竞争者的。TCL科技(华星)OLED8.6代线,如果没有改线做蒸镀,专注做印刷OLED,那应该是错位竞争,其实还好。某些友商的OLED8.6代线,困难重重,目前不用考虑的。
四,每拖一个季度,某些友商的债务就重一分,拖得越久,就越发外强中干,可能轻轻一碰就倒了。
以上我推断的背景。然后,以利润为先,尽量不参与价格战,拖到2027年左右,京东方再主动上去推一把,就是秋风扫落叶了,可以在OLED领域快速清场。甚至,可能不用拖到那个时间,OLED淘汰赛就出结果了。这种打法相对柔和些,不至于再大起大落。
然后,我自我感觉,和京东方可能有那么一点点不谋而合的感觉。可能,也是因为京东方也需要利润,也需要估值,大家都不想短兵相接了。
但是,现在看来,拖着,又陷入一个困境:身陷泥潭,爬不出来。利润是稳住了,也有增长,但增长不足,市场依然不满意。
现在想来,四个字:饮鸩止渴,有些厂商,哪怕明知道是毒酒,也要喝下去。OLED、LTPO,需求是增长的,但依然有人低价抢单,不顾成本的低价抢单。不抢,开工不足;抢了,至少可以多撑一撑,所以先抢了再说。
那么,京东方A,身在局中,如何独善其身?
所以,这几天我脑子里,一直想有个想法:
京东方A,是不是可以更加激进些?
现在,是不是时候,开始清场,直到有厂商破产出局?
写到这里,我的气势还是弱了一分,没有像标题那样直接用感叹号,而是用了问号。就是,抛出一个问题,供大家参考。
不管怎样,希望OLED淘汰赛,早点出结果,早点结束这种憋屈的日子!
加油,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