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周四(10月30日)凌晨,美联储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到3.75%至4.00%之间,符合市场普遍预期。
这是美联储2025年年内第二次降息,也是继今年9月以来连续第二次降息。今年前八个月,该行一直按兵不动,以等待评估关税及其他政策调整对经济的影响。

美联储在声明中写道,在本次决议中,(特朗普提名的)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Stephen Miran)和堪萨斯联储主席杰弗里·施密德(Jeffrey Schmid)投出了反对票。
米兰主张美联储应该在本次会议上降息50个基点——在9月会议上,他也曾主张降息50个基点,但以11比1的投票结果被否决;施密德则认为应该维持利率不变。
声明写道,现有指标显示美国的经济活动以温和的速度扩张。今年以来,就业增长有所放缓,失业率略有上升,但截至8月仍处于较低水平,最新数据显示,这一趋势仍在延续。
通胀自年初以来有所上升,并仍维持在相对偏高的水平。声明再度强调,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的长期目标是实现最大就业与2%的通胀率。
声明提到,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仍然较高。FOMC密切关注其双重使命(就业与物价稳定)两方面的风险,并判断近几个月就业面临的下行风险有所上升。
FOMC重申,将坚定支持实现最大就业,并推动通胀率回归至2%的目标。为实现目标并考虑风险平衡的变化,委员会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1/4个百分点至3.75%-4.00%。
在考虑进一步调整目标区间时,FOMC将仔细评估最新数据、经济前景变化以及风险平衡状况。
与此同时,委员会决定于12月1日结束对整体证券持有规模的缩减,即“结束缩表”。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赎回本金将被再投资于短期国债,并对所有到期的美国国债本金支付进行展期。
在评估适当的货币政策立场时,FOMC将持续监测最新信息对经济前景的影响。如果出现可能阻碍目标实现的风险,委员会准备适时调整政策立场。
声明最后写道,FOMC的评估将综合考虑广泛信息,包括劳动力市场状况、通胀压力与通胀预期、以及金融和国际形势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