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系个人学习笔记分享,仅用于研究学习,不做市场预测,仅做历史回溯。本文内容基于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一、业务与行业深度分析
(a) 核心业务与商业模式
是否在能力圈内与ROE可预测性:公司业务集中于机械制造领域,技术原理和市场需求相对传统,易于理解。其过去11年加权平均ROE高达19.1%,展现了卓越的盈利能力。然而,未来多年ROE能否稳定在90%的把握度,需持续跟踪其新业务(如数控机床)的盈利兑现和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
投资机会的把握度:公司业务稳健,但“桶里射鱼”般极有把握的机会较少见。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E约为21倍,处于合理区间。3年内翻倍取决于其数控机床等新业务能否持续超预期增长,这存在不确定性,99%的把握度难以保证。
主营业务与客户价值:公司主营可概括为轮胎模具、大型零部件(燃气轮机/风电)和数控机床三大业务。其核心是为全球轮胎、能源和高端制造企业提供关键工艺装备及核心零部件,帮助客户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企业文化:公司多次获得国际大客户“最佳供应商”奖项,并连续推出员工持股计划,表明其注重质量、客户关系和员工激励,这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凝聚力。
资产运营模式:公司属于重资产运营模式,这从其持续的产能扩张(如6.5万吨铸造产能投产)和较大的固定资产投入可见一斑。扩张依赖新增资本,仅靠折旧难以支撑。
业务理解难度:其产品(模具、铸件、机床)属于工业品,虽不似消费品般直观,但商业模式是典型的B2B制造,易于理解。
多元化业务:公司存在多元化,但属于围绕制造能力的协同性多元化。从轮胎模具(第一曲线)延伸到燃气轮机/风电零部件(第二曲线),再发展到数控机床(第三曲线),技术和管理经验可复用,并非过度多元化。
需求持久性:轮胎作为汽车必需品,其模具需求具备持久性。燃气轮机和风电是能源转型的关键装备,数控机床是工业母机,需求均具备长期性和稳定性,不易被整体替代。
(b) 行业基本面与趋势
行业阶段:公司所处的三大业务赛道均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的升级阶段。
轮胎模具:伴随轮胎产业出海和全球化布局,需求稳健。
大型零部件:燃气轮机受益于全球AI算力中心建设带来的电力需求激增;风电受益于全球能源转型,“十五五”期间海风装机预计大幅增长。
数控机床:尤其是五轴机床,是国内产业升级和国产替代的核心领域,处于快速上升期。
行业长期需求:未来5-10年,轮胎产业的全球化、能源结构的转型以及高端制造的国产化将是核心驱动力。
行业集中度与竞争格局:公司在轮胎模具领域是全球龙头,竞争格局良好。大型零部件和数控机床领域竞争相对激烈,但公司已切入GE、西门子等国际巨头供应链,并在一众国内厂商中展现出技术和客户优势。
竞争优势与进入壁垒:公司的优势在于技术积累、全球化的产能布局(泰国、墨西哥工厂)和深度绑定的顶级客户资源。行业存在较高的技术、资本和客户认证壁垒。
市场需求特性:需求兼具稳定性(轮胎)和趋势性增长(机床、燃气轮机),也带有一定的周期性(风电)。宏观经济会对部分业务产生影响,但多元化业务构成对冲。
大宗商品依赖:生产依赖钢材等原材料。当前原材料成本处于相对低位,对公司毛利率回升有积极影响。
(c) 增长潜力与市场空间
增长阶段:公司处于多元化驱动的新一轮增长阶段。轮胎模具基本盘稳固,大型零部件需求旺盛,数控机床正快速放量。
增长动力:动力主要来自新产品(五轴机床)、新市场(半导体、机器人)和产能释放(新厂区、新铸造产能)。提价能力未明确体现,更多依靠规模效应和成本控制。
目标市场规模与份额:
轮胎模具:全球市场空间稳定,公司作为龙头,份额持续提升。
数控机床:特别是五轴机床,国内市场空间广阔,国产化率低,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大增145%,正处于抢占市场份额的快车道。
大型零部件:燃气轮机和风电铸件市场空间巨大,公司与全球巨头深度合作,订单饱满。
新兴市场扩张:公司的全球化布局(泰国、墨西哥)已证明其出色的本地化能力,模式可行。
二、竞争优势与护城河
(a) 护城河的构成
结构性竞争优势:公司的护城河是综合性的。
技术壁垒:长期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率约5.65%),掌握五轴机床等高端制造技术。
规模与成本优势:全球最大的轮胎模具生产基地,在大铸件领域也有规模效应。
客户认证壁垒:成为GE、西门子、普利司通等世界级企业的核心供应商,本身就构成了极深的护城河。
(b) 竞争地位与客户关系
行业地位:在轮胎模具领域是全球领导者;在机床和大型零部件领域,是快速崛起的重要竞争者。
抵御竞争:凭借技术、客户和规模优势,能有效抵御竞争对手的冲击。其机床业务已获得客户良好复购。
客户黏性与转换成本:作为B2B供应商,产品性能、质量和交付稳定性是核心。一旦进入顶级客户供应链,转换成本较高,合作关系稳定。
提价能力:未明确提及拥有强势定价权,但可通过产品升级和效率提升转移部分成本压力。
三、财务健康与资本配置
(a) 资产负债表分析
负债率:17.1%,资产负债表稳健,负债率合理。
流动性与营运资本:净营运资本为正,足以覆盖短期债务。
(b) 损益表与盈利能力
历史收益:上市以来,营收和归母净利润连续十三年保持增长,复合增长率分别达23.4%和21.0%。
利润率: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净利率为22.15%,毛利率为33.99%。受产品结构影响,毛利率较早期有所回落,但净利率保持极高水准,且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ROIC与效率:长期加权平均ROE高达19.1%,显著高于15%的优质标准,表明资本回报率非常出色。
盈利质量:增长主要靠内生驱动,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与净利润匹配度高,盈利质量高。
(c) 现金流与资本开支
现金流: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正,自由现金流近五年均值3.6亿。资本开支主要用于产能扩张,自由现金流能够覆盖。
资本开支:存在持续的资本开支需求,属于为未来发展进行的必要投资,未见过度投资迹象。
(d) 资本回报与股东回报
ROE:近11年加权平均ROE为19.1%,完全符合“好生意”的标准。
股东回报:公司有回购和分红计划,三次推出员工持股计划,体现了回报股东的意愿。
四、管理团队与公司治理
管理层素质:公司从1995年成立至今,已成功拓展多条业务曲线,显示出管理层清晰的战略规划和卓越的执行力。
激励与诚信:连续推出覆盖广泛(预计不超过2100人)的员工持股计划,且无董监高参与,实现了与员工和股东的利益深度绑定。历史记录良好,未发现诚信问题。
公司文化与效率:人均创利和总效率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文化强调成本控制和持续创新。
五、估值与安全边际
(a) 内在价值估算
机构预测,2025年归母净利润约24.5-25.13亿元,增长稳健。
(b) 相对估值分析
当前估值:PE21.4,历史百分位55.6%;PB4.5,历史百分位76.5。总体估值还算正常
PEG:若2025年净利润增速预测为24%,则PEG约等于0.88(21/24),小于1,显示估值相对于增长潜力可能偏低。
(c) 价格合理性
从PEG角度看,估值具备一定吸引力,但并非深度价值投资者所追求的“股价低于净流动资产”的极端折扣。
六、风险识别与逆向机会
(a) 财务与经营风险
客户集中度:作为GE、西门子等巨头的供应商,存在一定的大客户依赖风险。
供应链与原材料:供应链稳定,但钢材等原材料价格波动会影响毛利率。
(b) 市场与外部风险
宏观经济风险:全球经济下行可能影响轮胎、风电等资本开支。
国际贸易摩擦:公司海外收入占比约45%,关税政策变动是潜在风险。
技术替代与新业务风险:数控机床等新业务的研发和市场拓展存在不及预期的可能。
(c) 黑天鹅防御与市场情绪
黑天鹅防御:公司业务多元,现金流健康,具备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市场情绪与催化剂:当前市场可能低估了其数控机床业务的成长速度和长期空间。潜在的价值释放催化剂包括:机床订单持续超预期、在半导体/机器人等新领域取得突破、汇率带来的汇兑收益。
七、特色分析维度与个人洞察
第二层思维:市场的共识是看好其稳健的基本盘。可能的误解在于,仍将其视为传统的周期制造股,而忽视了其在五轴数控机床这一高端制造领域已实现突破并快速放量的成长属性。
周期定位:公司目前处于成长期中的产能扩张和产品突破阶段。行业库存周期的影响相对较小。
极端生存能力:公司负债率低,盈利能力强,现金流好,在极端环境下生存能力较强。
结论
综合来看,豪迈科技是一家业务扎实、管理优秀、财务健康、并处于新成长阶段的高端制造企业。
它的吸引力在于:1)一个稳固的、高ROE的基本盘(轮胎模具);2)两条需求旺盛的增长曲线(大型零部件、数控机床);3)已被证明的卓越管理能力和公司治理。
它的不确定性在于:新业务的增长曲线能否持续陡峭,以及高端装备领域的竞争是否会侵蚀其长期利润率。
因此,它是否符合“一生20个孔”的标准,取决于你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理解和信仰。它或许不是那个“桶里射鱼”、一击必中的机会,但极大概率是一个能够通过长期持有,分享中国高端制造成长红利的优质标的。建议密切跟踪其数控机床业务的订单情况和盈利能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