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一众大型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正在苦恼如何切入“加密资产浪潮”之际,美国老牌科技股IBM出招:成为加密金融产业的“卖铲人”。
公司周一宣布推出名为“IBM数字资产天堂”(IBM Digital Asset Haven)服务,旨在打造一款面向政府、金融机构和受监管企业的全栈式区块链服务。IBM与加密钱包开发商Dfns合作,帮助各类潜在客户在一个平台上完成创建、管理、托管到结算各类数字资产。

(来源:公司官网)
公告称,这项服务支持超过40条区块链(公链+联盟链),能够自动处理交易发送、路径选择、状态监控、资金结算。同时接入多项合规第三方服务(KYC、反洗钱、收益工具)等,部署即用。
最重要的是,作为传统金融机构的老牌科技供应商,IBM也能给加密资产提供最高级别的安全护航,提供MPC多方计算、HSM硬件安全模块、冷钱包离线签名等保障。同时作为量子计算弄潮儿,IBM也能帮助数字资产发行方应对新兴的量子计算破解威胁。
两家公司宣布,“IBM数字资产天堂”计划在2025年四季度以SaaS形式提供,并将在2026年二季度提供本地部署版本。
IBM Z和LinuxONE首席产品官Tina Tarquinio表示,试想另一种选择,那些公司选择自行构建整条加密资产产品线,或者拿一系列零散部件自己拼凑搭建。她总结称:“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整体包,将真正为这些公司的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启动助力。”
IBM的新业务恰逢传统金融机构试图展业加密资产之际。随着美国、欧盟稳定币法案落地,摩根大通、美国银行、高盛、花旗正在与全球大型机构合作探索联合发行稳定币。
区块链数据提供商Artemis的报告显示,随着美国7月通过稳定币法案,8月通过稳定币用于商品、服务和转账的金额超过100亿美元,达到2024年同期的两倍多。按此速度推算,2025年全年稳定币支付金额可达1220亿美元。

(来源:Artemis)
而且随着监管框架落地,企业对企业的转账已经构成稳定币支付大头,消费者点对点交易一直保持在每月16亿美元。Artemis数据科学家Andrew Van Aken表示:“企业已经受够了非常繁琐的国际转账流程:先把钱发到这家银行的账户,再由这家银行发到另一家银行,然后再发到另一家银行。”
与此同时,尽管银行和金融科技企业对区块链已经进行了十余年的研究,但目前仍鲜有服务能达到大规模或实现商业可行性。对于大型机构而言,进军区块链有一个巨大的门槛:如何确保新建立的系统能与已有数十年历史的数字基建集成,同时确保同等的可靠性。
Dfns首席执行官Clarisse Hagège评论称,要将数字资产整合进核心银行和资本市场系统,其底层基础设施必须达到与传统金融通道相同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