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能和积木对话、遥控机器狗可以出小学五年级数学题、喜羊羊有两种“人格”、毛绒玩具开了AI“外挂”……正在“中国玩具礼品之都”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举行的第24届汕头·澄海国际玩具礼品博览会(以下简称“玩博会”)上,越来越多融合智能元素的玩具最新推出,AI正加速拓宽传统玩具形态和功能的想象力边界,玩具厂商拥抱AI、技术厂商加速支持的“双向奔赴”趋势明显。
“这款(电子宠物摩突突)国庆前刚刚推出,前段时间发在抖音、视频号这些(平台)一下子就卖爆了。现在主要是国内销量好,国外市场也有很多(潜在客户)在咨询。”澄海本地的人工智能产品研发企业广东群宇互动科技有限公司展台人员向财联社记者介绍。

(用户可通过图中指令与摩突突互动,财联社记者摄)
早在今年初,AI玩具就成为二级市场关注的一大热门板块。财联社记者在玩博会现场则更为明显地感受到,AI赋能已成为玩具业进化的核心方向之一。除传统玩具品牌、机械、配件配套展区外,本届玩博会新增了无人机、AI玩具等特色展区。这一玩具业盛会不仅是奥飞娱乐(002292.SZ)、星辉娱乐(300043.SZ)、实丰文化(002862.SZ)等A股玩具公司的主场,也出现了中国移动(600941.SH)、百度、移远通信(603236.SH)等科技企业的身影,DeepSeek、豆包、文心一言、Kimi乃至宇树机器人等当红科技产品频频被玩具商谈起。
汕头市澄海区玩具协会常务副会长黄亮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AI玩具绝非短暂的风潮,而是代表了下个十年的核心发展方向。“我们认为,AI玩具的前景是广阔的,它无疑正成为重塑行业的关键力量。它通过持续的内容更新和体验进化,极大地延长了产品生命周期,创造了从‘一次性购买’到‘持续性服务’的商业模式。”
玩具商拥抱AI 模型模组商加速支持
“目前最受青睐的AI玩具主要是智能陪伴机器人、AI故事机、AI编程玩具及具备对话能力的智能宠物/玩偶。核心应用场景聚焦于教育陪伴和互动娱乐,主要消费群体是3-12岁儿童的家长,尤其是重视教育投入、追求科技新潮的80后、90后父母。”黄亮这样向财联社记者表示。
多位玩具商也在现场告诉财联社记者,现阶段AI能力的注入带来了更明显的陪伴属性和情绪价值。
“(用户)买一个魔法星我们就会搭配一个毛绒玩具。其实所有毛绒玩具都可以外挂魔法星,比如说小孩子今天喜欢哪个玩具,就可以把魔法星挂哪个玩具身上。”在实丰文化展台,工作人员介绍了以豆包作为基础大模型的AI魔法星产品。据悉,实丰文化已与多家大模型企业建立合作,今年推出了新一代AI玩具AI魔法星和AI飞飞兔,年底或将上线AI编程类、桌面机器人产品。

(实丰文化按时间线展示了与百度的合作,财联社记者摄)
据了解,目前的AI玩具领域,毛绒品类发展居前。“毛绒对小孩来说更有亲和力一点。”实丰文化方面介绍。
汕头市速博玩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速博”)总经理沈润南也向财联社记者谈到这一情况,其分析:“毛绒是最快加入AI的产品。但现在对于大部分毛绒来说AI只是外挂件,要完全升级到AI跟产品功能融合,才是AI玩具最大的难点。”
不过,沈润南认可当前技术快速发展对行业带来的变革。“得益于AI大模型的成熟度以及开放程度,玩具商能够快速对接起来,实现AI落地。我们的机器狗系列研发生产到今年已经算是第六年了,这两年我们一直在研究大模型(如何赋能玩具),直到今年AI机器狗正式上市,因为大模型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
财联社记者通过采访并体验该公司的AI机器狗了解到,这款产品支持DeepSeek、豆包、文心一言三款大模型,用户可通过语音指示随时切换模型。

(速博最新推出的AI机器狗,财联社记者摄)
值得注意的是,玩具商追求产品智能化,科技企业亦在积极推广其解决方案。
玩博会现场,百度带来了基于其AI技术的桌面宠物“答案之蛋”、桌面坦克车、AI智能玩偶“梦棠”等多款玩具。同时基于文心大模型,百度展出整机解决方案“AI机芯盒”,可适用于毛绒玩具、故事机器人、陪伴机器人。技术层面,百度方面向财联社记者介绍了其产业级深度学习平台飞桨,该平台可支撑以文心一言为代表的文心大模型的生产与应用。

(百度展品,财联社记者摄)
豆包和DeepSeek虽未现身,却也被频频提起。财联社记者问及为何一款玩具需接入不止一款大模型,沈润南介绍,“不同大模型各有自己的优势,比如DeepSeek更偏重于逻辑性,它回答的内容相对来说也简洁一点;豆包的内容可能更丰富,注重文字能力。”
另外,中国移动此次展出了多款模组及由其技术支持的多款玩具。此前据媒体报道,今年6月中国移动曾发布AIoT玩具智能体平台,该平台由汕头移动针对汕头玩具行业定制开发,旨在助力汕头超1.2万家玩具企业数字化转型,在年产值千亿级的AI玩具市场抢占先机。

(中国移动展出的模组,财联社记者摄)
此次,移远通信也集中展出了在玩具方面的合作成果,如奥飞娱乐的AI智趣喜羊羊2.0、实丰文化的AI魔法星均采用了移远AI玩具解决方案。据悉,移远通信今年前三季度净利实现翻倍,近期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还提到“公司在积极拓展AI眼镜、AI机器人、AI玩具等新兴领域,这些领域的市场规模都很大。”

(移远通信解决方案已用于多款玩具,财联社记者摄)
“玩具礼品之都”要转型,政策技术生态齐驱动
年内AI玩具热度持续,在这背后,财联社记者注意到,整个玩具产业正在被重塑,由政策、技术、生态等因素共同驱动。
政策层面,例如今年9月广东省印发了《广东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玩具产业行动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到,打造AI玩具新产品新场景新模式。支持AI融合机器人开辟陪伴玩具新市场,支持科技企业主导,将AI与机器人融合在玩具领域,重新定义玩具的形态与功能,探索出“AI+玩具+机器人”跨界融合模式,为玩具打开高附加值的新空间。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年产值突破500亿元,占国内55%份额、全球33%产能的澄海玩具产业正加速从“制造”向“智造”转型,与《方案》推动的目标一致。
据悉,澄海自2021年以来聚力打造千亿级玩具创意特色集群,布局全球玩具智造中心、全球玩具贸易中心、国际玩具总部基地、潮玩创意产业基地、潮玩艺趣主题乐园等五大项目。其中在智造方面,澄海意在打造全球规模最大的玩具智造中心,总投资超140亿元。
技术方面,黄亮告诉财联社记者,今年以来AI为行业注入了显著活力,主要在于交互模式升级、教育属性深化、产业边界拓宽。“传统玩具的声光电动模式,正在向个性化对话、情感化陪伴、持续学习进化的强交互模式转变。AI正推动玩具与教育硬件、智能家居、虚拟宠物等品类融合,创造出新的产品形态和市场空间。”
不过,技术体验仍需完善。黄亮分析,当前部分产品的AI能力仍有局限,如对话的精准性、情景理解的深度不足,可能导致用户体验不佳,产生“人工智障”的负面印象。
黄亮同时还提到两点困境:一是数据隐私与安全,“如何确保数据采集、使用的合法合规,保护儿童隐私,澄海玩具协会一直在密切关注和推动成立AI玩具安全检测机构,从而构建安全可信的AI玩具生态。”二是内容生态的构建,“硬件可以快速量产,但优质、安全、适龄的内容与交互体验需要长期投入。有硬件无内容,有AI无灵魂是部分产品面临的窘境。”
生态层面,瞄准AI趋势的不仅玩具环节,为玩具商提供注塑机的汕头市伟达智联科技有限公司在玩博会期间新推出了“快速换模AI智造辅助系统”。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财联社记者表示,“AI技术出来之后,玩具产品推陈出新非常快,换模、换色、换产品频率很高。以前换模具可能要花半天时间,我们新的系统可以大大提升效率,我们测试发现15分钟就可以换完整套模具。”
财联社记者从玩博会主办方方面获得的一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通过智能化改造,澄海部分玩具生产线效率已提升了30%-50%,产品不良率显著下降。
AI加持带来的市场效果如何?据《2025中国AI玩具产业发展报告》数据,2025年上半年国内AI玩具市场销售额突破300亿元,同比增长65%。
黄亮表示,“从主流电商平台和线下渠道反馈看,具备知名IP或强大AI功能的头部品牌产品销售增长迅猛,已成为玩具市场一个亮眼的增长点。但市场仍处于早期爆发阶段,品牌集中度正在快速提升。”
谈及当前用户对于AI玩具的接受度,沈润南则以AI机器人品类为例分析:“说实话这个细分市场是半空白的状态,是一个还需要培养的市场。因为产品现在比较少,对市场的教育引导需要下很大的功夫,宣传的渠道需要更多。”
为此沈润南也谈到了公司新品的定价策略。“玩具产品毕竟是刚刚向AI智能化过渡升级,一旦定位过高,成本就太高。现在我们除了利润压缩以外,还在渠道方面做了比较大的调整,减少了销售层级,把中间成本尽量地化解掉。所以到消费者手里,就只呈现出268元的价格。”他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