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我国经济增速继续领跑全球主要经济体 预计今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0万亿元左右
10月24日讯,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权在中共中央10月2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我国经济增速继续领跑全球主要经济体,预计今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0万亿元左右,连续跨过了110万亿、120万亿、130万亿几个台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重要引擎。
央行:将开展9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
10月24日,央行公告,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10月27日(周一),中国人民银行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9000亿元MLF操作,期限为1年期。
白宫宣布下月或不会发布CPI报告 12月美联储决策可能变得极为复杂
10月24日,白宫刚刚宣布,下个月很可能不会发布美国通胀数据。机构分析师指出,需要注意的是,要公布10月份的通胀数据,美国劳工统计局工作人员必须在10月期间采集价格信息——而实际上,当时他们几乎都未在岗。经济学家指出,发布10月就业数据可能相对容易一些——毕竟企业清楚自己雇用了或解雇了哪些员工,并有相关记录可查,但如果10月份根本没有开展价格调查,那么要重新构建一份CPI报告,将会极其困难。分析师认为,白宫的这一声明真正提醒了市场:如果缺乏关键数据,美联储12月的政策决策将变得极为复杂。政策制定者或许对就业形势的判断仍有信心,但对通胀走向的把握则明显不足。
美国9月通胀报告为美联储下周继续降息打开大门
10月24日,英国金融时报指出,美国9月通胀率升至3%,涨幅低于预期,这为美联储下周继续降息打开了大门。美国劳工统计局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较8月的2.9%有所回升,但低于市场预期的3.1%。这一数据强化了市场对美联储在今年剩余两次会议上继续降息的预期,美元及国债收益率随之小幅下行。因美国政府停摆而推迟发布的这份数据,正值美联储将于下周二和周三举行政策会议之际。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此次将再次降息25个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