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端制造与新能源革命交织的时代,谁掌控了关键的稀有金属资源,谁就掌握了发展的命脉。厦门钨业,这家坐拥钨、稀土两大战略资源,并成功打通从矿山到新能源电池材料全产业链的巨头,其投资逻辑正迎来历史性拐点——全球顶级的江西大湖塘钨矿注入预期,将彻底改变公司的资源版图与盈利天花板。
一、 核心投资亮点:大湖塘钨矿的颠覆性意义
市场对厦门钨业的最大期待,在于其控股股东福建稀土集团承诺注入的江西大湖塘钨矿。这不仅是简单的资产收购,更是一次对公司价值的战略性重塑。
顶级资源,稀缺王者:大湖塘钨矿是全球罕见的超大型钨矿,三氧化钨储量高达122万吨,占全球总储量的26.5%,其资源规模远超美国与俄罗斯的总和,堪称“钨矿中的沙特”。该矿已取得由自然资源部签发的采矿证,生产规模获准提升至年采选660万吨,为规模化开发铺平了道路。
业绩增厚,空间巨大:据测算,若大湖塘矿完全达产(年产2万吨钨精矿),预计可为厦门钨业年增厚净利润约18亿元,较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实现翻倍增长。此举将推动公司钨资源自给率从当前的约20%大幅提升至70%的计划目标,从根本上优化成本结构,抵御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明确承诺,只待临门:公司官方已多次确认,控股股东为避免同业竞争,承诺在相关钨矿建成投产前,以直接出售或资产注入等方式转让给厦门钨业。项目正全力推进,力争2025年底实现“山上采矿、山下投产”,预示着资产注入的窗口期正在临近。
二、 业绩井喷:资源垄断直接转化为利润高增长
公司的财务数据是资源价值释放最直接的证明。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公司营收高达128.23亿元,同比飙升39.27%;更令人惊喜的是,单季净利润达到8.10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09.85%,呈现出利润增速远超营收的优质增长态势。纵观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20.01亿元,同比增长21.36%;归母净利润17.82亿元,同比增长27.05%。
这一轮业绩爆发,核心驱动力正是其垄断性资源产品价格的上涨。得益于钨、稀土、钴等原材料价格的同比大幅走高,公司凭借其强大的行业地位和独特的“价格联动机制”,成功将成本压力向下游传导,并将资源溢价牢牢锁定为自身利润,充分展现了其不可复制的护城河。
三、 三大主业齐头并进,全产业链布局构筑坚实壁垒
1. 钨钼业务:全产业链龙头,技术驱动价值
作为公司的基石业务,钨钼板块展现了强大的盈利能力。前三季度该业务实现营收145.68亿元,同比增长11.47%,创造利润总额23.25亿元,同比增幅达20.13%。公司的强大之处在于,它不仅是资源的拥有者,更是技术的引领者。其光伏钨丝产品作为硅片切割环节的关键材料,全球市场占有率已突破65%-70%,成为颠覆传统金刚线的革命性产品。此外,公司已在核聚变装置用钨材等前沿领域布局,构建了面向未来的终极技术壁垒。
2. 能源新材料业务:新能源赛道的核心受益者
该业务主要由控股子公司厦钨新能运营,是公司增长最迅猛的引擎。前三季度,厦钨新能营收130.59亿元,同比增长29.80%;净利润5.5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1.54%。其增长动力来源于产品销量的爆发,锂电正极材料总销量达9.99万吨,同比激增40.41%。其中,钴酸锂销量4.69万吨(+45.38%),稳居全球第一;动力电池材料销量5.30万吨(+36.29%),在高电压三元材料领域保持技术领先,深度绑定主流电动车企及低空经济新贵。
3. 稀土业务:政策红利下的隐形冠军
稀土业务同样展现了全产业链的威力。前三季度,该板块实现营收43.3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5.27%。在剔除去年同期处置业务的影响后,其利润总额实际增幅高达35.83%。公司的磁性材料销量达8,177吨,同比增长29%,成功切入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工业节能电机及人形机器人等高速增长的黄金赛道。作为国家六大稀土集团之一,公司占据全国中重稀土开采配额的18%,这种战略卡位优势将持续带来政策和价格红利。
四、 投资价值总结:左手稀缺资源,右手高端制造
厦门钨业的投资逻辑从未如此清晰而坚固:它成功地将顶级的资源垄断力与精深的技术产品力合二为一。而大湖塘钨矿的注入预期,正是解锁其巨大隐含价值的终极催化剂。
在宏观产业升级的浪潮下,公司三大业务均锚定了光伏、电动汽车、机器人等最具潜力的下游市场。当前,多家机构测算认为,考虑到公司现有业务的稳健增长、稀土牌照的稀缺溢价以及大湖塘钨矿带来的业绩弹性和资源重估,公司的综合合理估值应在900-975亿元区间,较当前市值存在巨大的重估空间。
目前中美将在马来西亚举行经贸磋商。厦门钨业手中的中重稀土及钨金属都属美国人跪求的战略物资,厦门钨业尽占天时地利人和,随着中美关税战的缓和,厦门钨业的价值回归之路必将展开。本人坚决看好,下周继续加仓。
本文仅是个人的投资思路,便于日后分析总结,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