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韩国媒体报道,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本月下旬将随中国代表团高规格访问韩国。期间将密集会见现代汽车集团,LG新能源、SK On等电池制造商,以及EcoPro和L&F等电池材料和设备供应商。
此次访问绝非一次普通的商业交流,其中三大深意溢于言表。

其一:扩大供应链,抢占韩国万亿储能蓝海。韩国政府雄心勃勃地将储能系统纳入能源转型战略,计划到2038年投资40万亿韩元(约合280亿美元),在全国范围内部署约23GW的储能系统。宁德时代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尤其是在安全性方面(这对事故频发的韩国储能市场至关重要)和成本优势,通过与韩国企业组建联合体等方式参与竞标,有望在这一市场分得可观份额。
据悉,韩国这一计划分为两个阶段推进,近期目标是2025年下半年启动首批储能项目招标,计划建设540兆瓦的电池储能系统,总投资约1万亿韩元(约合52.9亿元人民币);长期目标则是到2038年完成全国范围内约23吉瓦的储能系统建设,覆盖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储存与调配。
此外,韩国的现代起亚集团也是全球电动汽车的重要玩家。截至2025年5月,现代起亚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突破300万辆,在美国市场累计销量达151万辆。目前,宁德时代已经为现代汽车旗下的多款电动车型供应磷酸铁锂(LFP)电池,为起亚EV5供应镍钴锰三元(NCM)电池。据报道,此次访问期间,曾毓群将会见现代汽车集团董事长郑义宣,双方预计将深化合作,共同应对美国当前的关税政策挑战。
其二:构建东亚供应链,以应对全球贸易不确定性。据报道,此次访问曾毓群还将会见LG 新能源、SK On等电池制造商母公司的掌门人,以及EcoPro和L&F等电池材料和设备供应商。这也传递出一个强烈信号——在复杂的全球贸易环境下,中国企业通过联手韩国同行,可以共同应对贸易壁垒,分散风险,实现优势互补。
一方面,宁德时代可以助力韩国企业,与当地顶尖的材料、设备企业合作共同构建更加坚实的供应链与合作生态。
另一方面,宁德时代也可以韩国为支点,辐射更广阔的全球市场,应对美国市场的变局。通过与韩国、欧洲、东南亚的合作,可以形成一个更广泛“去风险”的供应链。
其三:从更长期的意义上来看,宁德时代与韩国企业的合作,则有助于确立中国企业的全球产业格局,定义未来新能源产业的竞争规则。中国新能源产业链从“产品输出”迈向“技术标准输出”和“商业模式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