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对十五五规划11大核心产业链的深度拆解:
1. AI与算力:作为十五五科技突破的关键领域,算力基础设施加速迭代,AI服务器、光模块等搭建硬件骨架,大模型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核心企业如浪潮信息、中科曙光等在算力硬件方面具有优势,寒武纪、科大讯飞等在大模型研发与应用领域表现突出,该产业链直接决定数字经济发展速度。
2. 半导体:十五五期间重点攻克高端芯片卡脖子问题,涵盖芯片设计、晶圆制造、设备材料全链条。中芯国际、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等企业分别在制造、设备、刻蚀等环节推进国产替代,致力于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生态。
3. 人形机器人:随着机器人应用场景向工厂和家庭拓展,减速器、伺服系统等核心部件成为关键。绿的谐波、双环传动等企业已突破技术壁垒,未来工业巡检、家庭服务机器人等市场潜力巨大,三花智控、拓普集团等企业也在相关领域布局。
4. 智能交通:新能源汽车向智能化发展,车路协同技术实现车、路、云互通,自动驾驶从单车智能走向群体智能。比亚迪、宁德时代在整车和电池领域领先,德赛西威、中科创达等在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软件等方面具有优势,产业链连接制造业与智慧基建,发展空间广阔。
5. 低空经济:工业无人机、低空旅游等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关键在于空管系统和飞行器技术突破。万丰奥威、纵横股份等企业在低空飞行器制造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深城交、中海达等在空管系统、导航定位等方面提供支持,低空经济市场潜力巨大。
6. 6G通信:在5G普及的同时,6G研发启动,重点攻克太赫兹通信、天地一体化网络等技术。中兴通讯、中国卫星等企业提前布局技术储备,中国在6G标准制定中话语权逐渐提升,未来将支撑元宇宙、远程手术等场景应用。
7. 新型显示:显示技术持续升级,十五五重点推广OLED、Micro LED等技术,打破海外在高端显示领域的垄断。京东方A、TCL华星等企业在显示面板制造方面具有规模优势,三安光电、利亚德等在LED芯片、显示器件等方面表现突出,显示产品将融入更多生活场景。
8. 新能源与储能:为实现2030碳达峰目标,光伏、风电需提效降本,储能要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宁德时代、阳光电源、隆基绿能等企业在电池技术、逆变器、光伏组件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新型储能如液流电池等也在加速发展。
9. 生物医药:十五五聚焦创新药研发和高端医疗器械国产化,PD-1抑制剂、手术机器人等领域有望突破海外垄断。恒瑞医药、药明康德、迈瑞医疗等企业构建了从研发到生产的完整链条,将为健康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10. 先进复合材料:碳纤维、高温合金等先进复合材料在大飞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应用广泛。光威复材、中复神鹰等企业实现量产,打破海外垄断,钢研高纳、中航高科等企业在材料研发和应用方面具有优势,支撑高端装备制造升级。
11. 智慧农业:通过物联网、生物育种等技术,实现农业精准生产,保障粮食安全。隆平高科、大北农等企业在种子研发、智慧农业设备等领域发力,神州信息、一拖股份等在农业信息化、农业机械智能化方面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