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动全球半导体行业发展与中荷经贸关系的“安世事件”迎来新进展。
据商务部消息,10月21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应约与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通话,双方围绕安世半导体(Nexperia)等问题交换意见。
王文涛表示,中方高度重视中荷经贸合作。荷方针对安世半导体采取的有关措施,严重影响全球产供链稳定。中方敦促荷方从维护全球产供链安全稳定的大局出发,秉持契约精神和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尽快妥善解决问题,保护中国投资者合法权益,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卡雷曼斯表示,荷方高度重视荷中经贸关系,愿与中方密切沟通,为安世半导体问题寻找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时间拨回至10月12日。彼时,闻泰科技公告称,当地时间9月30日,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已向安世下达部长令,要求其全球共30个主体在一年内不得对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等进行任何调整。
一天后,即10月1日,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企业法庭应安世半导体三位外籍高管的紧急请求,对该公司展开调查并采取临时措施。随后10月7日,企业法庭最终裁决暂停闻泰科技实控人张学政在安世半导体的所有董事职务;任命一名由法院指派、具备独立性的外籍人士担任安世相关公司的非执行董事,赋予其决定性投票权与独立代表权;以及将安世半导体几乎全部股份(除保留一股外)交由指定人员实施管理。
公开资料显示,安世半导体前身为荷兰恩智浦半导体(NXPI.NASDAQ)的标准件业务事业部,拥有60多年半导体行业专业经验。作为全球领先的分立器件、逻辑器件和功率MOSFET器件制造商,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电信通讯、消费电子等领域。2019年,安世半导体被闻泰科技全资收购,成为其布局半导体行业版图的重要一环。
闻泰科技方面此前回复《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称,闻泰科技作为安世半导体的合法股东,坚决反对这种不公正的待遇。公司将运用一切合法合规的手段,坚定不移地维护自身股东权利和公司利益。相信公正的法律和市场规则终将得到伸张,当前不合理的干预无法持久。
闻泰科技方面一并强调,公司呼吁各方应尊重商业规律和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共生关系,停止将企业作为地缘政治博弈的棋子。一个碎片化、政治化的全球供应链,最终将损害所有参与者的利益。
此次“黑天鹅事件”发生在闻泰科技全面聚焦半导体战略的关键时期。今年5月,闻泰科技43.89亿出售其核心业务——ODM业务(产品集成业务),全面转向半导体赛道。今年7月,闻泰科技完成ODM业务剥离,董事会亦迎来重大改组,董事长、副总裁、董事及董秘集体辞职。
需注意的是,新晋高管团队均具备安世半导体背景。闻泰科技当时强调,此举旨在引入具备半导体专业背景和丰富经验的人才,为公司半导体业务的长期发展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战略指引与决策支持。
结合最新2025年半年报来看,半导体业务已成为闻泰科技剥离ODM业务后聚焦的核心。今年上半年,闻泰科技营收253.41亿元,同比下降24.56%,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237.36%至4.74亿元。其中,被剥离的ODM业务录得净亏损6.85 亿元(含可转债财务费用 2.22 亿元);而以安世半导体为主体的半导体业务实现营收78.25亿元,同比增长11.23%,净利润12.61亿元,同比增长17.05%。
当下,尽管闻泰科技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并在官方公告中披露了三方面的应对措施,力图展开“自救突围”,但在公司实控人被排除在决策层之外、核心股权被限制的情况下,闻泰科技的日常经营、战略规划以及控制权等多方面都面临着严峻挑战。
与此同时,安世事件的持续发酵也引发了欧美汽车制造业的担忧。据路透社的报道,尽管安世半导体的芯片并非尖端产品,但其种类繁多、产量巨大,在全球汽车电子领域至关重要。安世主要在德国生产芯片,在中国完成封装后销往全球汽车行业。业内担心,安世的僵局会导致全球供应链出现短缺。
值得一提的是,公开信息显示,10月19日,卡雷曼斯就安世半导体事件发表若干言论,包括谈及荷兰政府此次行动的目的为防止欧洲芯片技术完全依赖外国,以及阻止中国籍首席执行官将业务及知识产权转移出欧洲。
据路透社报道,卡雷曼斯还称,中国汽车制造商同样需要安世半导体的芯片,鉴于各方仍在一定程度上依赖欧洲的生产能力和技术,荷中应共同解决这一问题。据他透露,荷兰外交官正积极斡旋,他本人将在未来几周与中方相关官员会面,“此事已经上升至最高层级进行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