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核聚变重磅!逾百亿元资本入局,“国家队”来了
据中核集团微信公众号消息,7月22日,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聚变公司”)挂牌成立大会在上海举行。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出席,并与中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申彦锋共同为中国聚变公司成立揭牌。上海市副市长刘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戴厚良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杰出席。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揭牌仪式现场
据介绍,此次挂牌成立的中国聚变公司是中核集团直属二级单位。作为推进我国聚变工程化、商业化的创新主体,中国聚变公司将重点布局总体设计、技术验证、数字化研发等业务,并建设技术研发平台和资本运作平台。
成立大会上,中国聚变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电气装备集团、上海电气集团、申能集团等在沪单位签署了聚变创新联合体深化合作协议。中国聚变公司与中核集团、中国石油昆仑资本、上海未来聚变、中国核电、浙能电力、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和四川重科聚变等股东方签署了增资扩股协议。
值得一提的是,据中国核电7月22日晚间发布的增资公告显示,本次交易将由中核集团、中国核电、昆仑资本、上海聚变、国绿基金、浙能电力及四川聚变以1.0019元/注册资本的价格共同向中国聚变能源公司投资约1149157.48万元,认购后者新增注册资本1146927.00万元。此次增资完成后,中国聚变公司的注册资本达到150亿元。
图片来源:证券时报
未来,中国聚变公司将以磁约束托卡马克为技术路线,按照先导实验堆、示范堆、商用堆“三步走”发展阶段,最终实现聚变能商业化应用的任务目标。
上海将支持组建聚变能源创新联盟
据证券时报报道,聚变能源作为前沿颠覆性技术之一,目前已成为各国竞相布局的新赛道。记者了解到,上海将聚变能源作为前沿科技与未来产业培育的重点方向,先导布局高温超导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引育高水平创新主体和优秀人才团队。
高温超导材料以可控核聚变为核心应用领域。科创板IPO已获受理的上海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温超导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际上唯二已经实现批量年产千公里级以上(12mm 宽)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生产商之一。
中国聚变公司的股东之一上海聚变,去年11月成立,由上海国投科创投资有限公司、上海电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申能诚毅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
圣湘斥资2000万,成立大健康投资基金!卫哲任总经理!


该基金目标认缴出资总额为人民币2亿元,首次募集规模为1.01亿元。其中,圣湘生物作为有限合伙人拟认缴出资2000万元,占首次募集规模的19.80%。基金管理人为苏州维特力新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系嘉御资本旗下机构。

投资方向聚焦医疗大健康
根据公告,该基金将主要投向医疗大健康领域的优秀创业公司,涵盖创新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先进生物技术及健康管理等方向的创新产品与服务。此举被视为圣湘生物在主营业务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产业生态、捕捉前沿技术机会的重要举措。

构成关联交易,无需提交股东大会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公司董事卫哲先生同时担任基金管理人维持力新的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并持有其60%股权。因此,卫哲在董事会审议中已回避表决。
公司表示,本次关联交易金额未达到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或市值的1%,且未超过3000万元,因此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交易亦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基金治理与收益分配机制明确
基金采用有限合伙企业形式运作,设立投资决策委员会,全部成员由管理人委派,负责投资与退出决策。管理费在投资期内按实缴出资额的2%年费率收取。
收益分配方面,项目退出收入将按约定顺序进行:先返还有限合伙人实缴出资,再实现8%单利门槛收益率,剩余超额收益由有限合伙人与普通合伙人按80:20比例分配。
助力战略布局,风险可控
圣湘生物在公告中强调,参与设立该基金符合公司发展战略,有助于拓宽投资渠道,增强产业协同与项目储备,完善全产业链布局。基金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公司承担的风险以认缴出资额为限,不会对主营业务、现金流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目前,该基金仍处于筹备设立阶段,尚需完成市场监管部门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登记备案程序。公司也提示了基金存在的投资周期长、流动性较低及受宏观经济、行业周期等因素影响的相关风险。
业界观察认为,圣湘生物此次通过参与专业基金切入早期创新项目,是在当前生物医药行业变革期中强化生态布局、保持长期竞争力的积极信号。
7月底,体外诊断(IVD)公司圣湘生物发布公告,正式聘任55岁的前阿里巴巴CEO卫哲为公司非独立董事。这位在中国互联网和资本市场摸爬滚打二十余年的老将,首次进入一家以医疗检测为核心业务的企业。

资料来源:圣湘生物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