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9 06:39:03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发布于 河南
转发
发表于 2025-10-18 22:42:09 发布于 江苏

物理学泰斗杨振宁逝世了,刚好103岁

消息一出,朋友圈瞬间被“一路走好”刷屏,可刷屏之余,仍有不少声音在问:“他到底有多牛?课本里好像就提过宇称不守恒。”“既然这么厉害,为什么不像钱学森、邓稼先那样早点回来?”“晚年回国,是不是养老加炒作?”

面对这些疑问,战略企划枪手只想先抛出一句话:

如果把20世纪物理学比作一座珠穆朗玛,那么山顶上只站着三个人——爱因斯坦、费米,以及杨振宁

爱因斯坦之后,C位再无旁人

1955年爱因斯坦去世,全球理论物理界陷入“群龙无首”的真空。

仅仅一年后,一张“国际物理学会议”合影里,34岁的杨振宁已稳居前排正中。

这不是“排座次”的客套,而是学术江湖最赤裸的硬实力:谁掌握最锋利的思想,谁就站C位。

1920年代起,物理学界默认“上帝不区分左右”——即宇称守恒定律

1956年10月1日,杨振宁与李政道抛出《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守恒质疑》,断言:“在弱力世界里,镜子里的你未必和你对称。”

次年,吴健雄用实验证实:钴60衰变发出的电子更“喜欢”朝一个方向飞。上帝原来是个“左撇子”!

诺奖委员会打破“不速颁”惯例,仅12个月就把奖杯送到两位中国人手中。爱因斯坦闻讯后罕见激动:“这是通往未知世界的第一道裂缝。”

宇称不守恒定律让杨振宁戴上王冠,而真正让他“封神”的是1954年的杨-米尔斯理论

一句话概括就是:“它给所有基本粒子颁发了身份证,并规定了它们怎么排队。”

今天支撑世界运行的“标准模型”——夸克、胶子、W、Z、希格斯……全部建筑在杨-米尔斯方程的地基之上。

1979、1999、2004、2013四次诺奖,均颁给在该方程上“添砖加瓦”的科学家。

美国物理学会官方白皮书写道:“若没有杨-米尔斯,80%的粒子物理诺奖将不复存在。”

1967年,杨先生首次提出描述可积系统的核心方程,后被巴克斯特在统计力学中推广,因而被称为杨-巴克斯特方程,在量子可积模型、统计力学、量子信息及代数理论等领域有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力。

教科书为何“查无此人”?

翻开国内中学课本,牛顿定律、爱因斯坦光电效应、麦克斯韦方程组赫然在列;

翻到大学《量子力学》选修,杨-米尔斯方程往往只在附录出现一行——“本课程不要求掌握。”

原因简单到残酷:他的理论至少读到博士阶段,才配窥见门径。

正如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王亚愚所言:“让高中生理解杨-米尔斯,相当于让刚学会加减乘除的孩子去证黎曼猜想。”

一张“不得已”的蓝皮护照

1957年诺奖领奖台上,杨振宁手持中国护照,用中文致谢:“我以我的中国血统和背景为荣。”十年后,他却加入美国籍。

面对镜头,他罕见哽咽:“杜鲁门时代,持中国护照的科学家被挡在实验室外,我的研究需要加速器,可他们连门都不让进。”

父亲杨武之连夜写信:“此生不原谅。”这封信,杨先生珍藏到生命尽头。

“我换的是护照,不是心脏。”他在日记里写道。

1971年,“乒乓外交”刚落拍,杨振宁便抢在基辛格之前飞抵北京。

凌晨1点,他直奔三里河,紧紧抱住26年未见的老同学——邓稼先。那一夜,邓稼先夫人许鹿希在门外听见两个大男人哭得像孩子。

“稼先,你不能倒下,国家需要你。”

不久,邓稼先等“两弹”科学家被紧急调回北京,脱离人为漩涡。

许鹿希后来说:“那趟见面,是他救了稼先一命,也救了中国核武器一口气。”

2003年,80岁的杨先生卖掉美国别墅,拒绝清华百万年薪,拖着台灯、电脑和一箱箱文献回到母校。

有人讥笑:“回来养老?”他却把日程表排得比博士生还满:

周一、三、五,给大一新生上《普通物理》;

周二、四,在高等研究院带博士后;

周六日,飞赴各地筹款建实验室。

十年间,他个人筹资1.2亿元,建起60多个实验平台;以清华名义发表SCI论文30余篇,把冷原子、凝聚态方向从“跟跑”拉到“并跑”;

2015年,杨振宁正式放弃美籍,恢复中国国籍。

正如他所言:“我的一生,从清华出发,兜了一个大圈,回到清华,像粒子回到基态。”

99岁仍站讲台:留下最后一课的板书

2021年,99岁的杨先生获“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颁奖词写道:“你奉献给世界的如此深奥,懂的人不多;你奉献给祖国的如此纯真,我们都明白。”

同年秋季学期,他仍坚持站立授课90分钟,黑板上留下一行工整的板书:“对称性是美的源泉,但不对称才是世界的真实。”

台下,大一新生未必知道眼前这位弯腰拄拐的老人,曾让爱因斯坦都为之鼓掌。但他们记住了这句话——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

今天,当键盘侠还在追问“杨振宁有多牛”时,欧洲核子中心(CERN)的巨型屏幕上,24小时滚动着杨-米尔斯方程;美国费米实验室的加速器隧道墙,镌刻着Yang-Mills;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门口,刻着一句他亲手写下的中文:“但愿我走过的弯路,后来者不必再走。”

或许,课本的页码太短,装不下他的方程;

或许,流量的世界太快,读不懂他的百年。

但历史会记得——在物理学的珠穆朗玛峰顶,爱因斯坦之后,下一个名字是杨振宁,没有之一!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