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7 00:19:36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发布于 江苏
转发
发表于 2025-10-16 19:58:20 发布于 北京

最近微信改版打乱发布时间,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文章更新,将“风口投资学”设为星标让我们一路前行,天天见!


如果你问我,当前AI浪潮下,A股最核心的资产是什么?

我的答案不会是某个应用或者模型,而是承载这一切的“算力”本身。而在中国,提起算力,有一个名字是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那就是中科曙光。

简单来说,中科曙光就是“造超级计算机的国家队”。从为气象预报、基因测序、航天探索等国之重器提供算力支持,到如今为百模大战构筑AI计算中心,曙光的业务本质,就是为整个数字经济时代提供最底层的、最硬核的计算能力。投资曙光的逻辑,就是投资中国AI时代最核心的算力基础设施,分享国家战略发展的红利。

过去,市场对曙光一直存在一种印象:营收规模很大,但利润似乎总是不够“性感”。然而,公司刚刚发布的2025年三季度业绩快报,彻底颠覆了这一刻板印象。

根据快报,中科曙光在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了88.04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9.49%;归母净利润达到9.55亿元,同比增长24.05%。但这些都不是重点。真正引爆市场情绪的,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这个数字达到了7.42亿元,同比增幅高达66.79%。

“扣非净利润”这个指标至关重要,因为它剔除了一次性的政府补助、资产处置等非主营业务带来的收益或损失,最能真实地反映一家公司主营业务的“造血”能力。66.79%的同比增速,已经是一个非常强劲的信号。

而当我们把焦点进一步缩小到第三季度单季时,一幅更加惊人的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通过测算,曙光在Q3单季实现了29.54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速提升至26.83%。归母净利润为2.26亿元,同比增长9.49%。而最核心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达到了1.74亿元,同比增速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120.72%

单季度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翻倍还多,这是一个明确的业绩拐点信号。它告诉我们,曙光正在从一个“增收不增利”的规模扩张阶段,正式迈入“收入与利润齐飞”的高质量增长新阶段。更有意思的是,同期其最重要的子公司海光信息,归母净利润增速为13%。

这意味着,曙光母体业务的盈利能力提升幅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其利润奶牛海光,这充分证明了曙光自身业务结构优化和盈利能力的显著增强。

那么,是什么支撑了这场盈利能力的核爆?

答案藏在曙光的战略布局之中。

今年9月,曙光祭出了两个“大杀器”。

首先是硬件层面,发布了国内首个基于AI计算开放架构设计的“曙光AI超集群系统”

这个系统有多强?

一个机柜里可以插满96张GPU卡,单机柜算力就能达到百P级别,内存与GPU之间的数据交换速度(访存总带宽)超过180TB/s。更关键的是,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仅支持自家和友商的多种AI加速卡,还兼容NVIDIA的CUDA等主流软件生态。这打破了以往算力系统与特定芯片强绑定的壁垒,给了客户极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权。

如果说“AI超集群”是曙光秀出的硬件肌肉,那么同期宣布全面开放的“DeepAI深算智能引擎”则是其构建生态的灵魂。

这个引擎不是一个单一的软件,而是一个完整的工具包,涵盖了底层的GPU异构计算工具、中间层的人工智能基础软件栈,以及上层的应用管理平台。曙光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打造一个属于中国的、开放的“CUDA生态”。

我们知道,NVIDIA之所以能统治AI芯片市场,除了GPU本身性能强大外,更重要的是其CUDA软件生态。这个生态锁定了全球数百万开发者,形成了坚不可摧的护城河。曙光开放DeepAI,正是要在AI时代的底层操作系统上,建立中国自己的标准和朋友圈,将发展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步棋的战略意义,远大于短期财务贡献。

当然,曙光的强大,离不开其背后的核心引擎——海光信息。作为国内唯一能量产高端CPU和DCU(数据中心处理器)的厂商,海光就是国产算力的心脏。它的业绩快报同样亮眼。

2025年第三季度,海光信息营收达到40.26亿元,同比猛增69.60%;前三季度总营收已达94.90亿元,同比增长54.65%。虽然Q3的归母净利润7.6亿元,同比增速13.04%看起来有所放缓,但这主要是由于公司为了抢占市场,持续加大了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力度所致。

我们更应该关注两个前瞻性指标:存货和预付款

截至Q3末,海光信息的存货高达65.02亿元,同比增长近67%;预付款项为26.18亿元,同比增长超18%,环比增长近27%。对于一家芯片设计公司而言,存货和预付款的大幅增加,通常意味着在手订单饱满,需要向上游晶圆厂提前锁定大量产能以备生产。这传递出一个极其乐观的信号:下游客户的需求极其旺盛,海光对未来的增长充满信心。作为海光的第一大股东,曙光无疑将深度受益于这场国产算力的盛宴。

至此,我们看到了曙光完整的算力版图:底层有海光提供国产最强CPU/DCU芯片,中间有曙光自身打造的开放架构AI服务器和软件生态,那么还缺什么?

答案是“散热”。

随着AI算力密度越来越高,一个机柜的功率动辄几十上百千瓦,传统的风冷技术早已不堪重负,液冷成为唯一的解决方案。曙光的前瞻性布局再次体现,其子公司曙光数创正是国内液冷领域的领军者。

最近,曙光数创发布了首款针对东南亚市场定制的海外液冷CDU(冷却液分配单元)新产品CDU-22400W。这款产品采用双泵设计,能将综合运行功耗降低20%以上,单个CDU的散热能力高达2400kW,足以支持16个120kW的超高密度AI机柜。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曙光数创已在东南亚成功落地了3个液冷项目,这标志着曙光的全产业链解决方案已经具备了出海竞争的实力。

从芯片(海光),到整机(曙光),再到配套的散热(曙光数创),曙光已经构建起一个从硬件到软件、从核心到配套的完整AI算力全产业链。这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这种一体化的优势,让曙光能够为客户提供性能更优、成本更低、部署更快的“交钥匙”工程,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壁垒。

综上所述,中科曙光Q3扣非净利润121%的爆发式增长,绝非偶然。这是其深耕行业、前瞻布局、全产业链协同优势厚积薄发的结果。随着AI战略的持续推进和国产算力需求的井喷,曙光已经站在了新一轮高速增长的起点上,其价值正在被市场重新发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近期热点发掘文章:

3年翻倍,充电桩,最核心8家企业和概念股梳理(附名单)

800V风口狂飙,AIDC新主线爆了!

逆势上涨!光伏要反转

(来源:风口投资学的财富号 2025-10-16 19:58) [点击查看原文]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