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市场可说的不多。
红利资产继续反弹,预期A股风格切换的人也越来越多。
考虑到已经进入最后一个季度,今年机构整体收获又比较丰厚。
最后这几个月保守一点、维持一个比较好的绝对回报是理性选择。
6124点18周年
2007年的今天沪指创下6124纪录,到现在已经18年了。
对指数本身我没什么好多说的,毕竟沪指目前的参考价值在于心理层面,账户层面全靠个人选股的发挥,现在的A股就算指数回到6124点,该踏空依然还是会踏空。
我统计了6124点之前成立的基金从2007/10/16到昨天的收益,挑选了主动基、货基、被动基收益最好的各5只基金放在这里。
想说什么呢?
第一,成长性一定是最最重要的。
对高估值的一切容忍度,都建立在后面真有一波一波的高成长性的产业趋势出现,并且咱们真能把握住的基础上。
6124至今表现好的主动基翻2到3倍的比比皆是,核心因素就是这十几年中国经济和底层产业的成长性。
美股的牛逼在于分红和回购属于锦上添花,成长性最终是核心来源。
第二,货基的收益大约70%。
对一个高波品种来说,如果我们真做不到高位的克制,又没有杰出的选股能力,那很多时候真就不如买货基(债基)。
第三,指数基金的收益不同,又说明了两件事。
在A股小票的超额确实明显。
而红利ETF和沪深300LOF则体现了分红的价值。
即使价格指数离2007年高点还有距离,但ETF因为计入了一定成长性和股票分红,也就更容易涨回来。
类似的例子还体现在恒生指数和盈富基金上。
因此,能有成长性最好,没有成长性就把钱分出来,从市场长期回报的角度就这两个选项。
真的没人看空黄金了
除A股本身之外,目前大家关注的焦点主要在黄金上。
受复杂国际环境以及弱势的美元指数影响,黄金现在的逻辑越来越硬,黄金价格涨幅也越发炸裂...
外媒把今年黄金的价格除以10之后和1979年的黄金涨幅做对比,发现走势非常贴合,刻舟求剑的话,明年1月份黄金要涨到8500美元。
既然有这个预期,就算真涨到了也不意外,但这意味着黄金的行情就差不多了。
如果想细水长流,那最好盼着它别涨这么快。
我只能说,这种大周期的行情有时就是几十年一遇,一辈子见一次的,可能只有老巴那种长寿投资者,能见到两次。
所以这种大涨,谁也解释不清,只能看子弹飞。
在金价大涨的同时,今天黄金股调整比较多,我不知道是黄金股提前反映了金价后面的下跌,还是单纯涨多了想歇一下,只能说这俩应该有一个是错的。
另一方面,如果今日之世界真要类比70年代的话,那绝不会只有黄金赚大钱,还会有石油。
我问了一下豆包。
从1970年到1979年,国际油价从1.2美元/桶飙升至40美元,十年间累计涨幅高达约32倍。
从1973年到1980年,油价从2.7美元/桶涨至40美元,涨幅约14倍。
和大涨的有色金属相比,我反而觉得今年低位的原油值得更多关注。
只是目前油价确实处于下行趋势中,我确实不知道后边什么样的trigger会触发它的上涨。
港股IPO新高
今天港股科技继续熄火,但新消费大涨。
从6月开始新消费三巨头纷纷调整,到国庆前有20%到30%不等的回撤。
但国庆假期回来之后,泡泡玛特、老铺黄金明显开始启动,取而代之的是互联网开始调整。
对比泡泡玛特和腾讯这段时间的股价走势,明显能看出来是反着走的。
可能流动性也确实不支持普涨,尤其现在港股用钱的地方比较多。
比如,迈瑞医疗也公布了H股IPO的计划。
今年我们看到好多A股公司加速了赴港上市的脚步,目前港股的IPO规模已经超过2019年高点,奔着2015年高点去了。
在A股IPO仍然较紧的情况下,好多公司都指着港股融钱了。
我觉得随着一批A股公司去港股上市,然后一些大市值纷纷进入恒指后,会带来两个影响。
往好处想是提升指数的标的质量,好公司变多指数就更能涨;但另一方面是港股A股同质化,相关性越来越强,A股在2600-3900点大周期波动的困扰不会也跟着传导到港股吧?
当然,这个问题的解法就是,向头部互联网以及头部央企方面学习,多分红。
同时多吸收长线资金入场,这能保证市场进水出水是平衡的,那整个游戏就能继续下去。
但这不是我能评价的了,我只能从个人做起,优先选择能分红的公司。
债市和红利同步修复
最近几天债市相对还好,所以红利也同步有了上涨的趋势。
除了二者贝塔本身的相关性比较高,都偏防守之外,还有一个解释——
债券行情变好,意味着票息进一步降低,也意味着红利的股息价值进一步提高。
所以债券有行情的时候,红利也容易有行情。
今年红利完全踏空牛市,也跑输了主流宽基指数,包括多资产策略也是,这些东西在牛市中到底有什么意思?
我可以用我好兄弟的话做一个回答——
“不羡慕别人赚大钱,这是一种能力。”
配置红利指数,和我防不防御没关系,和我对市场的多空观点也没关系,和我对市场的风格切换的押注更没关系,只是因为我在21-24年的市场调整中被搞怕了,不想再承受那么大的波动,所以要用红利+多资产保护自己,仅此而已。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作为客户服务信息,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对市场走势等判断进行投资的参考。我司对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数据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判断在未来不发生变更,不代表我司的正式观点。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以及在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媒介上发布的正式公告和有关信息,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及风险评级,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中国证监会的注册不代表中国证监会对基金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推荐或保证。以上材料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运营人员,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