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铜价走势引发关注,伦敦金属交易所铜期货价格一度接近每吨1.1万美元。投资者获利回吐,14日,伦敦铜期货价格下跌超2%,报每吨10578美元。但依然在历史高位徘徊。导致铜价大涨的驱动因素有哪些?市场又如何看待铜价的后续走势?
CNBC 蒋钰: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铜期货价格,今年迄今为止已经上涨超20%。近期徘徊在历史高位,大涨的背后,有多重因素推动。首先是市场对供应短缺的担忧。

近期,全球三大铜矿都遭遇了生产问题。9月全球第二大铜矿,位于印度尼西亚的格拉斯伯格铜矿,因山体滑坡暂停运营。美国时间9月24日,运营方自由港-麦克莫兰铜金公司宣布启动“不可抗力”条款,并称2026年产量骤降35%,这意味着约27万吨的铜将从全球供应链中消失,要知道,这个数字足够制造300万辆新能源汽车。这让全球铜市场陷入供应危机。高盛等机构将此事定性为“黑天鹅”,预计未来12个月至15个月内将造成50万吨的铜供应损失,占全球2%,产能最快2027年恢复。
此外,智利的埃斯康迪达铜矿,以及刚果(金)的卡莫阿-卡库拉铜矿也面临各种运营干扰,如罢工、地质结构不稳等,进一步收紧了全球铜供应。

美国凯雷集团能源路径首席战略官杰夫·柯里:(全球多地铜矿)都出现问题。目前市场大约损失了50万吨的供应,因此铜市已经出现缺口。铜价徘徊在历史高位,我们认为未来仍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

由于多地矿山出现生产中断,近期,国际铜业研究组织还将今年全球矿山产量增长预期从4月时预测的2.3%下调至了1.4%。
在供应趋紧的背景下,今年铜却迎来了多重新增需求。首先是人工智能热潮带动的数据中心建设;其次,各国国防支出持续上升;最后,再加上全球电气化进程不断加快。资深大宗商品分析师甚至形容,铜就是新的石油。在电气化时代,铜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全球矿业巨头必和必拓的CEO在接受CNBC采访时也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为铜行业打开新的增长空间。随着数据中心的快速建设,对铜的需求显著增加。

必和必拓集团首席执行官韩慕睿:从需求端来看, 除了人口增长和整体经济扩张等传统驱动力外,能源转型和数据中心建设等新因素也起到了叠加作用,使得铜的需求增长呈现出复合式加速。
必和必拓预计,到2050年全球铜需求将增长高达70%。与此同时,新铜矿的勘探和开发难度不断上升,这也将成为支撑铜价的重要因素。
除了供需基本面外,影响铜价的还有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作为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当美元走弱、市场预期降息时,铜的投资吸引力往往会上升。
分析指出,利率下降会降低持有实物资产的机会成本。近期市场押注美联储将继续降息,也推动市场资金从债券等收益型资产流向铜等实物商品。
基于三大核心趋势:供应受限、需求结构性增长以及战略储备的推动,高盛预计,从明年起,铜价将进入一个新交易区间,每吨1万美元将成为新的下限,而上限则是1.1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