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凯摘要: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进程仍需时间进行充分验证。
作者|川扇假
国轩高科10月13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在全固态电池技术领域实现关键突破,全固态金石电池目前处于中试量产阶段,并已启动2GWh量产线的设计工作。

打破液态电池市场桎梏
国轩高科此次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核心,在于全固态电池在技术参数与工艺创新层面的双重飞跃,公开信息显示,金石电池采用先进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体系,能量密度高达350Wh/kg,相较于传统三元锂电池实现了超40%的显著提升,这一提升使得电动车续航能力有望突破1000公里大关,为长途出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在安全性方面,国轩高科此前公布,金石电池表现出色,通过了严苛的200℃热箱测试,这一温度要求远超国标规定的130℃,彰显了其卓越的耐高温性能。在针刺测试中,当钢针刺入电池后,电池稳如泰山,不起火、不爆炸,有效解决了液态电池热失控这一长期困扰行业的痛点问题。
在专利布局领域,国轩高科展现出强大的创新实力,申请了30余项核心专利,全面涵盖正极材料改性、电解质优化以及电池结构设计等多个关键方面。此外,公司积极开展自研电解质工作,并垂直整合正负极材料,如庐江基地规划20万吨高镍三元正极产能,构建起了完整的闭环产业链。
市场格局方面,国轩高科凭借技术差异化成功突破液态电池市场的瓶颈,当前,宁德时代、比亚迪在液态电池市场占据超70%的份额,而国轩高科有望凭借固态电池技术改变市场格局。同时,固态电池对锂、镍等原材料的需求有所下降,但对高镍正极、固态电解质的需求急剧增加,带动了上游材料企业的技术升级与产能扩张,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协同效应。
在准固态电池领域,公司同样有相关落地成果,其中,国轩高科研发的G垣准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00Wh/kg,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搭载该电芯的样车已累计运行超过1万公里,为其实际应用可靠性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和验证。国轩高科还透露,目前已向5家以上客户交付送样,并有超过4家客户进入车辆端测试阶段。在产能规划方面,公司已着手建设12GWh准固态电池产线,为满足市场需求做好充分准备。
然而,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进程仍需时间进行充分验证,资本市场在接连炒高固态电池概念题材后,近期也开始客观看待短期波动,聚焦技术落地与成本优化。展望未来,随着固态电池成本的不断下降与工艺的日益成熟,其有望取代液态电池,成为能源转型的核心技术,而产品落地应用效果,也即将揭晓结果。
业绩技术双轮驱动
作为新能源电池及绿色能源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国轩高科精准把握住了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机遇期,近年来,公司的营收与净利润持续稳健上扬,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2021年,国轩高科营收成功跨越百亿大关,至2024年,国轩高科营收更是高达353.92亿元。净利润方面,国轩高科从2020年的1.50亿元一路攀升至2024年的12亿元,盈利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显著增强。自2021年起,国轩高科的营收和净利润连续五年在同期均保持至少两位数的增长速度。
今年上半年,公司经营业绩表现亮眼,实现营收193.94亿元,同比增长15.4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7亿元,同比增长35.2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更是同比增长48.53%。
从国轩高科半年报公布的收入结构来看,动力电池业务收入达140.34亿元,同比增长19.94%;储能业务收入为45.62亿元,同比增长5.14%。分地区来看,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收入为129.94亿元,同比增长15.33%;海外业务收入为64亿元,同比增长15.79%,国内外市场均实现了良好的增长。
在动力电池领域,国轩高科实现了装机量与市场份额的重大突破,据SNE research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达到504GWh,同比增长37.3%。其中,国轩高科的装车量为17.9GWh,同比增长85.2%,增长幅度超过行业平均水平。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联盟的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国轩高科在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的市场占有率提升至5.18%,位居行业第4。
在储能领域,国轩高科的产品矩阵已实现多场景的全面覆盖,深入渗透到电源侧储能、电网侧储能、用户侧储能等核心应用领域,构建起了“储能电池 + 系统解决方案”的完整产品体系,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服务。在新品研发方面,针对电网侧与大型地面电站场景,国轩高科推出了乾元智储20MWh单舱系统,该产品还顺利获得了国标及北美等核心认证,为公司的业务拓展筑牢了坚实基础。
免责声明
富凯财经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投资风险自担
本文由富凯财经原创,转载联系后台,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