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美股高开高走如期反弹,今天上午A股跟着美股也狠狠亢奋了一把。
尤其9点半之后的半小时,的确让人头晕目眩。
但可惜,前半个小时的市场总是这么具有欺骗性,基本从9点45左右开始,冲高的科技开始退潮,指数高开低走。
不管是国产替代为主的科创板,还是光模块集中的创业板,还是恒生科技都在下跌。
闻泰科技今天第二个跌停,对光模块这些出口链上的公司压制很大且持续时间未知。
庆幸的是,今天债券低开高走,跷跷板终于发挥了点效果。
另一边狗都不看的老登股体验还算良好,所以今天我没亏钱。
多资产继续魅力时刻。
巴西ETF要来了
除了科技股之外,今天同样高开低走的还有有色。
说实话,今年这波有色行情,在金大涨,银逼空,铜补涨,铝蓄力的环境里,确实太炸裂了,指数今年涨了80%,调整调整不是坏事。
全市场有色相关ETF的规模已经突破300亿,年初这个数字才60亿出头。
所以啥叫不买周期股,周期股不涨的时候不买周期股,大涨的时不还是抢着买吗?
上一轮周期股大行情是2006-2007年,然后沪指上了6000点。
不知道这次...
昨天看到新闻,易方达、华夏、汇添富将上报巴西ETF,前两家已经报上去了,跟踪的是巴西的IBOVESPA指数。
从2005年A股历史低点开始算,巴西跑赢沪深300,但跑输了万得全A。
分年度可以看,巴西IBOVESPA指数在08年金融危机后曾经遭遇重创,也是连跌了好多好多年,一直跌到2015年底。
我觉得这和巴西指数成分股的资源禀赋脱不开关系,巴西矿产、石油资源丰富,是强力版的周期ETF。
而2008年之前,受益于中国经济的繁荣,中国对世界主要周期资源的需求都很大,所以不只是巴西赚钱,A股这边也是煤飞色舞、五朵金花。
但随着次贷危机以及2009年最后一轮反弹之后,中国这边对资源品的需求减弱,沪深300当时的权重有很多周期股,所以上一轮沪深300也调整了好几年。
巴西资源品的需求与全球经济息息相关,那段时间全球经济低迷指数表现不会好,甚至于那段时间巴西经济和社会都陷入了动荡。
但2016年之后,世界经济慢慢修复,资源品价格也慢慢回暖,尤其现在有色、周期的大行情,所以现在巴西指数的表现也很亮眼,早就新高再新高了。
咱们现在推出巴西ETF的互挂,没准还能吃到后面的周期大行情。
巴西是新兴市场,所以波动比较大,加上巴西以资源品为主,更容易波动。
比如2020年口罩造成油运中断,IBOVESPA指数当时就曾经快速腰斩...
但现代金融体系下,流动性注入构成了股市长期上涨的逻辑,只要还在放水,指数还能涨回来。
还是那句话,一个经济体的股票指数如果不是遭遇巨大的泡沫破裂,理论上就是应该不断创出新高才对,因为M2的供应就是在创新高的。
如果这个指数只有波动而无法新高,说明有流水口,把市场里的水放跑了,这种是不正常的现象。
所以股市的问题,和基本面、流动性都有关系。
但只要想管好,慢牛什么的也不是梦,也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低位的消费、地产、光伏均有表现
今天低位股、老登股整体有所表现,市场明显在走高低切。
我觉得没什么不好,小登老登轮着涨,这样保证谁的泡沫也别太极致,又保证谁也都能喝口牛市肉汤。
这不是好事吗?
第一,光伏。
是因为相关主管部门可能要发布加强光伏产能调控的通知文件,A股最喜欢的机会,一个是困境反转,另一个是强景气度。
光伏现在属于前者。
第二,地产。
现在地产股的堵点在万科,啥时候万科的问题有了解决,地产股应该就见底了。
至于更宏观的叙事也就是人口,我没能力评价。
只是说我们看韩国,即使出生率下跌也没拦着房价上涨。
第三,消费。
主要是昨天段永平喊麦了茅台。
掏心窝子的说,1400的茅台风险真的有大家以为的大吗?
所以,虽然今年白酒没动还亏钱,但ETF的规模还在涨,尤其6月之后,明显提高了。
再看汇添富那只消费ETF,规模也新高,7月底加速上涨的。
富国这只消费50也是,都是7月市场逼空之后,资金选择埋伏低位的消费导致的。
谨慎追涨、等待补涨方面,大家想到一块去了。
对现在的白酒和消费,我觉得情况是这样的——
1、在目前3900的环境下,这是A股少数具备估值优势并且还没怎么涨的板块,性价比肯定有。
2、但基本面又确实不支持。
有可能这轮牛市消费都不会涨。
而且按照A股的调性,现在有人愿意来埋伏,规模在增长说明情绪和筹码还没杀透。
在没给你的心态搞崩之前,他不会涨的。
3、那为什么不等再出清一下?
主要是,我判断不了啥时候出清。
2015年6月之后,不少朋友说等市场再跌跌就买大蓝筹,结果蓝筹再也没给上车机会,所以一直追求最低点,有很大风险买不到。
只能趁现在有性价比的时候稍微加一点,控制好仓位的前提下,用时间换空间。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作为客户服务信息,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对市场走势等判断进行投资的参考。我司对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数据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判断在未来不发生变更,不代表我司的正式观点。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以及在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媒介上发布的正式公告和有关信息,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及风险评级,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中国证监会的注册不代表中国证监会对基金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推荐或保证。以上材料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运营人员,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