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3 16:24:11 东方财富iPhone版 发布于 四川
牛批
发表于 2025-10-13 14:48:59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一手牵起AMD,达成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芯片和股权合作协议;一手推出Sora 2视频模型与Sora App应用,让AI生成视频火遍全网…… 10月初,OpenAI接连放大招,拓展自身产品与商业版图,并计划投入累计1万亿美元用于建设AI算力网络。

  在10月6日举行的年度开发者大会上,OpenAI与AMD宣布达成一项为期多年的合作协议。OpenAI将陆续部署6千兆瓦(GW)的AMD GPU芯片,规模相当于500万美国家庭的用电量。

  首批1千兆瓦规模的AMD MI450 GPU芯片部署将于明年下半年启动,并扩展到未来几代产品。AMD方表示,这笔交易每年可带来数百亿美元收入,预计未来四年公司将产生超过1000亿美元的新收入。

  “我们认为这笔交易具有变革意义,对AMD乃至整个行业格局都将产生深远影响。”AMD执行副总裁Forrest Norrod说。

  “以股换芯”的合作模式,是这项协议的特点之一。AMD通过向OpenAI发行多达10%的普通股认股权证,与OpenAI深度绑定,形成利益共同体。

  根据协议条款,OpenAI将有权在芯片交易期间以每股1美分的价格购买最多1.6亿股AMD股票。认股权将按阶段授予,最终授予阶段股价目标预计为600美元/股。

  消息公布后,AMD股价在10月6日盘中大涨超过36%,创下9年以来最大单日涨幅,公司市值飙升近800亿美元。当日收涨23.71%。

  押注算力,打响AI“军备竞赛”

  OpenAI CEO塞姆·奥特曼(Sam Altman)表示,与AMD的交易将帮助公司建立足够的AI基础设施,以满足未来需求。

  奥特曼此前就说过,OpenAI的目标是在2033年前建成规模250GW的算力基础设施,相当于美国全国三分之一峰值用电量。

  与AMD的交易是OpenAI近期多项算力投资项目中最新一环。

  今年以来,OpenAI已累计签署价值高达1万亿美元的交易计划,交易方包括AMD、英伟达、甲骨文、CoreWeave等,凸显OpenAI对计算能力的极度追求。

  上个月,英伟达宣布将向OpenAI投资1000亿美元,为OpenAI下一代AI模型部署至少10GW的英伟达系统,第一套系统将于明年下半年在英伟达Vera Rubin平台上部署。

  在全行业竞逐通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算力已经成为决定AI技术竞赛的核心资源。

  OpenAI并不是唯一一家重点押注AI超级算力的企业,全球科技巨头都在加紧布局。

  Meta正在建设名为“Hyperion”的超级数据中心集群,目标算力规模可达5GW,投入金额预计达到数百亿美元;马斯克的xAI正在推进规模为300兆瓦(MW)的“Colossus”计算项目;亚马逊投入约110亿美元,以自研的Trainium 2芯片构建大规模AI基础设施,预计规模在千兆瓦(GW)级别;微软则在加紧推进代号为“Fairwater”的算力建设项目,预计投资 73亿美元。

  聚焦到AMD与OpenAI的合作,面临最大威胁的是AMD主要竞争对手——英伟达。长期以来,如TensorFlow、PyTorch等主流AI框架几乎都默认在英伟达的CUDA生态上运行,CUDA已成为英伟达的护城河。

  OpenAI作为芯片大客户,一方面需要承担H100晶片的巨大成本压力,另一方面算力供应单一化也造成断供风险。大量采购性价比较高的AMD GPU芯片,将让OpenAI破局,为AMD芯片和软件发展提供重要支持,也将验证AMD能否挑战英伟达的市场主导地位。

  Sora 2开启AI视频“世界模型”时代

  如果说OpenAI与AMD的战略合作将撼动算力产业格局,那么同期发布的Sora 2视频模型,则以更直观的方式火爆全网。

  Sora 2配套推出的Sora APP不仅延续初代的视频生成能力,更结合了两大核心功能,让AI视频创作真正面向“零基础选手”。Cameo功能使用户可以生成属于自己的数字形象,融入到真实或虚拟背景中拍摄个性化短片;Remix功能则让用户一键复刻热门视频。

  在物理真实性方面,Sora 2实现了飞跃进步,OpenAI将其称为“世界模拟模型”(World Simulation Model)。模型不再只是根据提示词生成画面,而是依据物理规律和逻辑,模拟现实世界。例如,投篮视频会自然反映重力与惯性作用下的轨迹,用户也可实现秒级动作控制,大幅降低生成复杂视频的门槛。

  然而,Sora 2在美国再次引发对版权和伦理问题的讨论。好莱坞经纪公司CAA公开指责Sora 2或侵犯创作者权利,要求OpenAI在版权保护与内容审核上给出明确方案。虽然OpenAI称其采用“opt-out”机制允许权利人申请移除相关素材,但这一做法处于版权法律灰色地带。

  总体来看,Sora 2让AI视频生成技术跨入“世界模型”时代,也让OpenAI站在了技术创新与内容监管的十字路口。从商业模式角度来看,Sora应用无疑是OpenAI在产品布局上的进一步发展。

  OpenAI的商业野心与盈利之问

  在开发者大会上,OpenAI也公布与音乐流媒体巨头Spotify、美国房地产平台Zillow等多家企业的合作计划,将旗下AI产品融入更多元的产业场景,希望借此把C端用户活力与流量延伸至企业市场。

  这一系列合作预示着全球头部AI企业将开启一场商业模式的革命,从各自发展到战略合作、资本协同。

  今年1月,OpenAI与甲骨文、软银宣布启动“星际之门”(Stargate)计划,计划投资5000亿美元在美国建立5座AI数据中心,强化全球AI算力网络。

  可以看出,OpenAI已超越传统模型供应商的角色,正致力于打造覆盖从算力到内容的完整生态闭环。

  在上游,OpenAI与AMD、英伟达合作建立算力网络,谋求算力多元化与资本协同。在中游,OpenAI持续迭代GPT和Sora等核心模型,完善通用AI产品矩阵,并积极拓展企业市场,推动大模型在各个行业落地,构建面向企业的AI解决方案。

  而在下游,OpenAI推出ChatGPT、Sora App等产品直达用户端市场,形成从算力基础设施到模型平台、再到终端应用的全链条生态闭环。

  然而,盈利仍然是OpenAI的最大挑战之一,也是资本市场对这家尚未上市的初创企业的主要疑虑。OpenAI虽然成为AI行业的资本“吸铁石”,但巨大的支出导致其自身业务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此前市场分析预计,2025年OpenAI亏损超50亿美元。

  据高盛预测,OpenAI2026年的总资金需求将从350亿美元飙升至约1140亿美元,其中对外部股权和债务融资需求占比激增至75%。

  OpenAI如今投入一万亿建设AI基础设施,这一举措放到硅谷的商业环境中都十分大胆。

  一方面,OpenAI未来需要通过股权和债务融资筹集资金,重新引发投资人质疑AI投资是否会出现泡沫现象。对此,奥特曼表示,AI产业确实存在“泡沫化”,但最终将创造出“真正的价值”。

  另一方面,或许正是这场对算力和产品布局的“豪赌”,将让OpenAI率先走过AI企业商业化的荆棘路。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