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当地时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北川进(Susumu Kitagawa)、理查德·罗布森(Richard Robson)以及奥马尔·M·亚吉(Omar M. Yaghi)三位科学家,以表彰其在金属有机骨架开发领域的贡献,获奖者将平分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836万元人民币)奖金。随着这一消息发布,被称为"会呼吸的材料"的金属有机框架(MOF)领域彻底站上风口。这种神奇物质能将足球场大小的表面积压缩进一茶匙粉末中,在气体存储、固态电池等领域掀起颠覆性革命。如今成本已从每克千元降至近一元,曾经的实验室珍品正加速闯入产业界,而A股已有11家公司提前布局,抢占这场万亿级盛宴的入场券。
什么是MOF?诺奖加冕的"材料界瑞士军刀"
MOF是由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自组装而成的多孔晶体材料,其超大空腔和可调结构让它具备精准吸附、分离分子的能力。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委会指出,这种新型分子结构中的大空腔可允许分子流入流出,研究人员已用它实现从沙漠空气中收集水、从水中提取污染物、捕获二氧化碳及储存氢气等应用。这种"万能材料"的市场价值早已显现:全球MOF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5.1亿美元飙升至2030年的1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2.1%,仅碳捕集领域就将撬动700亿美元绿色产业。诺奖的揭晓,无疑为这条高增长赛道按下了加速键。
硬核标的全梳理:11家公司手握MOF入场券
1. 金宏气体(688106):半导体特气纯化先锋
作为MOF在气体纯化领域的代表性企业,公司已完成乙炔纯化装置中试,纯度高达99.999%,精准匹配半导体产业对特气的严苛要求。其拥有的"对C2H2/C2H4高效分离MOF材料"专利,可实现气体杂质的高效脱除,这项技术已吸引高瓴资本等机构调研,未来有望在半导体特气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2. 瑞泰新材(301238):固态电池电解质龙头
公司将MOF材料与固态电池技术深度绑定,开发的三维复合固态电解质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更关键的是,作为全球LiTFSI(固态电池关键成分)产能龙头,其市场占有率超60%,已稳定供货宁德时代、LG新能源等巨头。截至2024年,公司累计申请固态电池相关专利超200项,技术壁垒与客户资源双重加持下,有望充分享受MOF在新能源领域的爆发红利。
3. 岳阳兴长(000819):MOF量产落地先行者
在多数企业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时,公司已成为国内少数实现MOF材料量产的企业,其百吨级产品已向客户送样,甚至有传闻称已进入宁德时代测试链。产品聚焦固态电池电解质领域,离子传导性能优化技术更是其核心优势,量产能力与下游龙头的潜在合作,让公司在MOF产业化浪潮中抢占了先发优势。
4. 宝丽迪(300905):多孔材料量产拓荒者
虽然主攻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s),但这种材料与MOF同属多孔材料家族,技术路径高度相似。公司子公司耀科新材料已实现COFs吨级量产,这一突破在全球范围内尚属首次。凭借多孔材料产业化的成熟经验,公司有望快速切入MOF领域,享受技术协同带来的发展机遇。
5. 昊华科技(600378):化工领域全能选手
作为化工新材料研发龙头,公司将MOF技术应用于气体分离这一核心场景。依托在化工领域数十年的技术积累,其MOF材料在工业气体分离、碳捕集等领域的应用研发进展迅速。随着"双碳"政策推进,MOF在环保领域的需求持续释放,公司有望成为该细分市场的隐形冠军。
6. 威孚高科(000581):汽车环保革新者
在汽车尾气处理领域,公司率先布局MOF材料的催化应用。作为内燃机行业排头兵,旗下两家子公司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强大的产业基础为MOF技术的落地提供了保障。随着汽车排放标准日趋严格,MOF催化材料有望替代传统技术,为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注入新增长极。
7. 志特新材(300986):AI赋能研发先锋
公司通过"AI+量子计算"的前沿研发范式布局新材料领域,其MOF材料已进入客户联合测试阶段。依托与量子科技长三角产业创新中心、合肥微观纪元等机构的合作,公司利用量子模拟+AI算法提升MOF材料研发效率,这种技术驱动型布局有望在材料性能优化上实现突破。
8. 杭氧股份(002430):空分设备升级抓手
作为国内空分设备制造龙头,公司正拓展MOF材料在气体吸附分离的工业应用。通过将MOF材料的高效分离特性与空分设备结合,可显著优化设备的气体分离性能,提高产品纯度与能源利用效率,为传统装备制造业务开辟技术升级新路径。
9. 凯赛生物(688065):生物医药跨界玩家
以合成生物学为技术基底,公司开发生物基MOF材料用于医药载体领域。凭借在生物制造领域的技术积淀,公司探索MOF材料在药物靶向递送、缓释等场景的应用,有望在生物医药与新材料的交叉领域打开增长空间。
10. 奥福环保(688021):废气治理技术升级者
作为环保催化剂领域的专业厂商,公司聚焦MOF材料在废气治理中的催化性能优化。通过MOF材料的结构设计与性能调控,提升催化剂对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的净化效率,契合环保政策升级下的市场需求。
11. 正丹股份(300641):储能材料潜力股
公司参与"面向高效化学储能的MOF及其衍生纳米多孔材料"相关项目研发,聚焦MOF材料在化学储能领域的应用探索。随着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MOF材料在电极材料、电解液优化等方面的技术突破,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
从实验室到产业界,从诺贝尔领奖台到A股市场,MOF材料的商业化浪潮已展现出广阔前景。根据互联网公开消息整理,不作为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