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进入关键阶段,储能产业正成为资本竞相追逐的新风口,一场围绕万亿级赛道的"抢滩战"已然打响。

储能行业正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吸引大量资本密集布局。国家层面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在此背景下,红杉中国、高瓴创投、淡马锡等顶级投资机构纷纷加大布局,产业资本、国资基金、跨境资本等多方力量加速入场。
受益于,储能板块也成为二级市场最受关注的赛道之一。2025年A股储能指数一路上行,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龙头企业市值屡创新高,科陆电子等专业储能厂商股价年内涨幅也超过了90%。
事实上,跨界布局早已成为本轮资本热潮的突出特征。不仅宁德时代、比亚迪、阳光电源等老牌储能巨头持续发力,传统能源巨头、光伏企业、互联网大厂等纷纷跨界进入储能领域。就连腾讯、阿里等科技巨头也通过产业基金布局储能数字化赛道。
需要注意的是,从大储市场来看,海外成为增长核心引擎,多区域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美国市场表现尤为亮眼,2025年上半年大储装机达16.8GWh,同比增长32%,6月末累计备案量达65.1GW,同比增幅82%。
此外,欧洲大储市场同样多点开花,2025年装机规模预计上修至18GWh,同比增幅超120%。其中,英国2025年上半年投运电网规模储能系统装机量同比增长14%,累计获批项目达6.324GW/13.183GWh。
技术并购也已成为资本抢滩储能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仅宁德时代、阳光电源均曾通过并购获取核心技术和海外渠道。私募股权基金也积极参与,通过并购整合打造储能平台型企业。
目前来看,资本市场融资渠道持续畅通。仅2025年上半年,便有十余家企业加速资本化进程,科创板、创业板、港股市场成为重要上市目的地。而在这些企业通过定增募资扩大产能得同时,债券市场也为储能项目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
尽管资本热情高涨,但行业也面临三大挑战:一是过度投资可能导致产能过剩,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规划产能已超远超市场需求;二是技术路线尚未收敛,资本押注存在路线风险;三是海外市场贸易壁垒加剧,地缘政治因素可能影响投资回报。资本在抢滩的同时,也需要警惕泡沫风险,注重价值投资和长期布局。
资本的大举进入正加速储能行业的发展与整合,在这场万亿级的“抢滩战”中,唯有具备核心技术、商业模和全球化能力的企业,才能最终赢得市场。
若你渴望捕捉更多实时产业动态、行业深度专题,不妨下载环球老虎财经APP——这里汇聚了众多优质专栏,既有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也有对行业逻辑的深度拆解,让你的每一次阅读都成为探索价值的旅程。
责任编辑丨汪鹏
(来源:新浪财经的财富号 2025-10-05 10:15) [点击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