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科技股出现了较大的波动,AI算力、机器人等板块调整幅度居前,也带动了大盘的调整,全市场成交额进一步萎缩至2.17万亿。
关于科技板块的调整,可能有几方面的因素:一是临近季末,叠加我们前期提到的风格漂移的问题,不排除有部分资金还是回摆;二是前期摩尔线程被举报,市场担忧其IPO进度的不确定性。
考虑到周五盘后,摩尔线程已经顺利过会,第二担忧的因素被排除。所以,下周一就很关键,其走势决定了哪个才是主导因素。
周五国防军工逆势上涨,中证国防指数盘中最高上涨超2%,尾盘受市场情绪扰动,涨幅回落至0.5%左右,成交量温和放大至308亿元。全周来看,中证国防指数小幅上涨0.5%,依然还是处在底部,重心缓慢上移的过程中。
另外,周五科技与国防军工相对分化的走势,表明只要板块自身有边际的催化,还是有可能走出相对独立的行情,尤其是考虑到当前国防军工板块的位置相对比较低。
发动机板块领涨,航发动力上涨近6%,产业链中游、上游配套材料等环节也均有一定的表现。直接的催化来自于“美国财政部长表示,飞机发动机及零部件与特定化工品可能成为中美谈判中美国的重要筹码”。正所谓哪里有卡脖子,哪里就有自主可控。
再次强调当前时点要特别重视发动机产业链。如果行情的核心驱动逻辑从“主题驱动”转向“基本面驱动”,那么发动机产业应该是未来景气反转的重要的方向之一:
1)短期来看,历史上审价、去库存等拖累因素已经逐步消费,审价因素最晚到今年底在财报端全部消化完毕,而下半年开始新一轮采购已经在陆续恢复;
2)中期维度,现有主力型号从2026年开始逐步进入换发周期,需求保持相对稳定;而歼-35等新型号方向,将带动产业链迎来第二增长曲线,十五五仍将保持中高速增长;
3)长期来看,商发预计将在2027年逐步上量,从而成为为数不多的具备“内需军品”、“军品外贸”以及“军民融合”三大逻辑的方向。
具体到航发动力,一是自身股价处在极低水平,尤其是对比其他自主可控的方向;二是公司更换管理层之后,预计后续会对股价有一定的诉求,比如再融资、股权激励等,未来整个产业链的利润有望逐步向下游集中。
从技术上看,周五底部放量,而且在午盘回落的过程中,也是少数比较有韧性的标的,还是得到了资金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