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亚马逊工作,很早就关注了亚马逊中国区副总裁张思宏的视频账号。他过去发过一段三分钟的视频,先讲述了自己70多万元购买德系车后频繁遭遇召回的经历,再从质量管理和客户服务的角度分析这一行为。

他认为不召回的车才是品质控制最糟糕的,而不断打补丁,不断召回,不断采取预防性措施的车,很可能才是对消费者负责任,并且真正重视用户体验和用户价值的。他认为用户经营,不论是andon 还是其他方法,更有价值的不是问题发生后怎么解决,而是在错误发生之前,就避免错误的发生,或者是把小错误放在前,不要让大错误发生。只有这样才会让消费者感知到,这家企业是真正对消费者负责的,消费者的忠诚度以及对品牌的认可和信任也由此建立起来。
2024年全球顶级车企的召回数量印证了他的说法。2024年召回总量排名前三的品牌分别为特斯拉、宝马和奔驰。其中95%以上新能源汽车的召回都来自特斯拉。没有召回的汽车难道一点问题都没有吗?特斯拉的召回最多,难道是特斯拉的质量最差吗?
如果一辆车如果必须确保上市后不会发生任何问题,那么这个世界上将不会有任何一辆汽车可以出厂。所有汽车都会有缺陷,特斯拉的召回多,因为特斯拉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并积极地帮用户解决问题。特斯拉绝大多数的召回都是OTA(空中下载)升级。

对于OTA升级,国家制定了明确的细则规定,我摘取了部分原文:
企业实施OTA升级活动,应当按要求向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备案。
规范OTA升级应用方式,避免企业通过OTA升级隐瞒车辆缺陷或规避责任。
企业实施OTA升级活动消除汽车产品缺陷、实施召回的,应当按照《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组织实施。
特斯拉去年召回六次并没有多少人关注,昨天小米SU7标准版召回的消息却冲上热搜,这再次说明了小米汽车的热度之高。其实这已经是小米汽车年内的第二次召回,这次的召回方式和上次一样,也是OTA,用户点一下屏幕即可完成,不需要用户到店更换零件。


把解决汽车缺陷说成技术升级,可能导致车主并不重视,忽视升级。说成召回,对用户更加负责,但是要承担网络攻击的风险,比如小米SU7此次的辅助驾驶升级,就被黑公关大肆渲染成严重的质量问题,并与之前严重的交通事故联系起来。然而召回信息表上写着“事故及人员伤亡情况”为“无”,“投诉索赔情况”4条。可以看出,小米此次召回是基于小事故采取的预防性措施。

现阶段,所有车企的辅助驾驶,不论他宣传是L2.999还是什么,实质上统统都是L2级别,只能辅助驾驶员开起来更轻松,不能自动驾驶,驾驶仍需要由人主导。前不久懂车帝联合央视的辅助驾驶测评说明:所有的辅助驾驶都是不完善的。
但是,带辅助驾驶的车和不带辅助驾驶的车,请问哪个更好呢?
辅助驾驶的技术会不断升级,所以持续迭代辅助驾驶算法的企业会给用户进行OTA。请问一辆汽车的辅助驾驶是从不升级好,还是持续升级好呢?
我想上述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显而易见的。
海外尤其是欧美市场,他们对汽车缺陷的监管极为严格,召回属于家常便饭。真正有国际视野的车企,都不会惧怕召回,甚至会主动建立健全的召回机制。对于目标2027年出海的小米汽车来说,合规、透明、负责任,才是真正国际化的开始。未来的市场,一定属于那些堂堂正正竞争、站着挣钱的中国智造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