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复盘一下,没想到,现在2025年已行至三季度尾声。
而近期,A股市场在科技主线狂飙突进的喧嚣之外,悄然上演一场“静水流深”的结构性行情。
但如果你悄悄打开申万行业涨幅榜,会发现一件有点反直觉的事:今年涨得第二好的行业,不是半导体,不是军工,也不是创新药,而是——有色金属。

第一名是通信,这还能理解,毕竟全球都在建5G、铺光模块、搞数据中心。
可第二名是“有色稀土的”!
站在当下,随着下周(18号)美联储可能降息窗口临近,这一轮有色金属的行情或有可能将迎来加速。
那么周末我们就好好来看看,研究一下。
美联储下周(18号)要降息?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于下周(18号)启动2025年首次降息,标志着美国货币正式进入宽松周期。
如果降息落地,则历史上常见的情景是,美元走弱,全球流动性释放,大宗商品估值系统性抬升。
从历史经验看,美元阶段走弱、大宗商品估值抬升的概率较大,但需警惕预期差风险。
怎么理解:
其实,实际利率下行是贵金属(尤其是黄金)最核心的定价锚。
降息直接压低名义利率,若通胀维持韧性(当前美国高关税正推升输入性通胀压力),实际利率将显著回落,提升无息资产黄金的持有吸引力。
其次,美元走弱预期增强,进一步支撑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
更进一步看,流动性宽松不仅利好避险资产,也提振风险偏好,推动全球制造业景气预期回升,间接拉动工业金属需求预期。
因此,整个有色金属板块是有明显受益流动性宽松的。
而且大家要知道,有色金属拆成了四部分:
1、工业金属的“基本盘”
2、贵金属的“避风港”
3、小金属的“稀缺性”
4、能源金属的“新能源燃料”。
每一部分背后都是是截然不同的驱动逻辑和投资周期。
那么在市场还没反馈之前,小猎豹今天主要给大家分析一下有色金属的全貌。
一、工业金属工业金属,比如铜、铝、铅、锌,是整个有色金属家族里的最稳定部分。
它们不靠概念炒作,也不依赖单一赛道,而是实实在在地嵌入到电网、基建、交通、制造等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里。
所以,工业金属的价格,本质上是全球工业经济的体温计。
比如有色铜,今年的走势可以用四个字概括,慢牛抬升。不是暴涨,而是稳稳地把价格中枢一步步往上推。

截止到周五的数据
为什么?三个字:供不应求。
先看供给端:过去几年全球铜矿投资不足,新项目投产缓慢,叠加全球铜矿年产量增速被锁死在2%左右。
而需求端:新能源车、光伏、风电、充电桩、数据中心……哪一个不是“用铜大户”?更别提电网改造和家电更新潮。
结果就是紧平衡,甚至可能出现缺口预期。
铝的逻辑也类似。
电解铝产能被“双碳”卡住天花板,供给刚性极强;
而需求端,轻量化趋势下,新能源车用铝量是燃油车的3倍以上。
综合下来,这一类工业金属的投资逻辑很清晰:高分红 + 价格弹性。
二、贵金属如果说工业金属反映的是经济温度,那黄金反映的,是全球信任体系。
年初以来,国际金价一路冲高,屡创历史新高。
表面看,是降息预期带来的实际利率下行,但往深了看,经济数据疲软,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下半年开启降息周期。
流动性宽松,无息资产黄金自然受益。
但更关键的是——各国央吗在抢着买黄金。
国内央吗的数据很说明问题,截至2025年8月底,已连续第10个月增持黄金储备。
土耳其、印度、波兰、新加坡等国央吗也在同步加。

大家要知道,黄金作为唯一没有Counterparty Risk(交易对手风险)的资产。
所以,黄金的上涨,早已不是简单的“避险情绪”驱动,而是一场系统性资产再配置的大趋势。
贵金属更像是“宏观对冲工具”。
三、小金属如果说工业金属是主食,贵金属是对冲,那小金属就是“工业维生素,用量少,但缺了它,高端制造就会很难。
稀土,被称为“新材料之母”,是永磁电机、人形机器人、高端的核心材料。

钨和锑,是高温合金和储能电池的关键添加剂。
锡,则是半导体封装的刚需。
这些品种的共同特点是,供给高度集中、需求刚性、替代难度大。
以稀土为例,过去几年价格低迷,行业出清彻底。
2025年供给约束强化,价格从底部反弹近80%,市场开始重新定价其必需价值。
短期看,涨幅已大,交易可能过热,需要震荡消化。
但长期看,全球高端制造升级 + 产业链自主可控需求。
四、能源金属最后,我们来看能源金属——锂、钴、镍。
它们是新能源车和储能电池的主要原料”。
过去两年,这个行业经历了价格竞争,整体价格下跌、产能过剩、企业亏损、小厂退出。
碳酸锂价格一度跌破成本线,行业明显有影响。

但物极必反。
2025年,我们看到几个转折信号:
供给端开始收缩:江西、青海等主产区传出减产消息。
需求端逐步回暖: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稳定在40%以上。
行业开始自发行为:部分企业在行业协会引导下主动限产保价,市场无序竞争的局面有所缓。
虽然整体仍处于过剩周期,但最黑暗的时刻或许已过。
当前价格处于历史低位,向下空间有限,向上则有弹性。
这类资产的特点是:高波动、高弹性、周期性强。
写在最后这轮有色金属行情,很多人看不懂,因为它不像AI那样有叙事张力,也不像消费那样有情感共鸣。
还有,大家一定要知道,有色金属不是一个行业,而是四个逻辑迥异的赛道。
投资的第一步,从来不是“买什么”,而是“看懂什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研讨。
如果觉得资料有用,希望各位能够多多支持,您一次点赞、一次转发、随手分享,都是小猎豹坚持的动力~
(来源:财经小猎豹的财富号 2025-09-13 22:52) [点击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