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2 14:22:36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发布于 广东
说的很对,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只会越来越高,海控就是那个淘金热中卖铲子的。
我在《从宏观和长期视角谈一谈利空(2)》的评论获得了大家的关注。

发表于 2025-09-11 20:30:00 发布于 四川

$中远海控(HK|01919)$  $中远海控(SH601919)$ 

(前排提醒,本文和短期投机无关,内容只适用于 3、5 年甚至以上的长期投资)

第二个总是被空方提及的利空,是航运业的周期性问题。

在今年不亏明年亏的市场偏见下,海控出现了长期的严重低估价格。这样的错误定价,在当代成熟市场是少见的(比如 401k 养老金计划后的美股市场),但在不成熟的市场是时有存在的(比如格雷厄姆时期的美股市场和大A)。

这篇也先给出个人结论:航运业的周期性,对于海控来说有部分利空,但更多是利好。

理由一:下行周期会带来的绝对收益会减少,但是马太效应会更强。即: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在下行周期,某季度或者半年的利润增速下降、甚至些许减少,都并不重要,因为这个时候重要的是相对增速。说大白话就是别人赚了我多赚,别人不赚我小赚,别人亏损我稳住。而海控实打实的净现金躺在账上,如果真的到了行业至暗时刻,甚至可以做到别人亏损我收购来打开市场。

下行周期带来的利润减少对所有企业都是一样的,如果在困难时期把别人熬死了,或者熬到别人一蹶不振,难以在上行时期拿回优势,那么上行期间的收益预期将会成倍增加。而航运行业并不是在困难时期时,场外新玩家可以趁机烧钱就横插一手入场的行业,具体经验可以采访一下国际巨头受害者阿某巴巴。

理由二:航运的周期性强,但海控的周期性相对不强。

22 年前的海控和 22 年后的海控根本就不是一家公司。只要把财报拉出来做年度对比,海控从 22 年前的高负债、现金流吃紧、利润等同于运价的公司,已经变成了轻资产、高现金流、高分红的公司。

从 23 年到现在,航运订单、运价变化一直呈下降趋势,但利润表从年度变化来讲,跟运价的关系已经大大减弱。光是账面现金带来的理财收益就足以稳住基本盘,更别说海控有了钱之后,慢慢开始做的各类投资,会进一步提高今后的利润下限。现在的利润,是在运价低谷的阶段取得的。

至于运力过剩问题,主观预测管理层的行为的言论都不可靠。在吃过一次亏之后,既不能认为管理层能够完美吸取教训,下一次逆向突围;也不能认为管理层都痴愚,眼看着过剩再造成一次损失。大概率在中间,所以维持中性判断。

理由三:周期和航运业本身,结构正在被重塑。

悲观者常基于过去而对未来进行线性推算,而忽略了正在发生的变化:出海寻找机会,是我们当下的优质企业、服务的共识。

我们不再只是作为世界工厂去制造纺织品、日用品,用低廉的人力成本散运出去赚辛苦钱。

硬件上,华为把中国 5g 标准推向世界;中国海油的海上钻井平台在各大洋搭建起来;家电三巨头美的、格力和海尔都布局了各自的海外战略,海外市场的中国智造维持高增速;海控直接为小米集团打造巴拿马“海运+海外仓”全程供应链;国产新能源汽车在慕尼黑车展吊打传统欧美、日本品牌;

软件上,阿里巴巴的三款最新大模型成为全球开源类冠军;泡泡玛特的 LABUBU 带起了全球玩具热潮;《原神》、《哪吒》和《黑神话:悟空》为代表现象的文娱作品,把我们的文化推向世界。

甚至最近的市场热点:人形机器人。如果真的落地了,是不是也需要把机器人和配套的设备运出去卖?是不是可能直接把工厂运出去,到海外建厂生产?

硬件的运输需求多,软件的运输需求少;但只要是出海开拓,凡事要走水路的,大概率就和海控有关。

前几天阅兵仪式相信大家也看了,那些先进武德不是用来欺负别人,而是用来为以上保驾护航的。

因此,有一些人或机构的预测,以低利润率、劳动密集型产业、房地产为主粗放式经济时期的周期为基准,去推测经济转型后的周期和利润,谬误之大,难以估量。各位要是有兴趣,可以回过头找找改革开放前后那段时间西方对中国经济的观点。

结语

最后谈些更宏观的视角。

以 3、5 年甚至更长期的视角看,是否投资海控,在我看来是两个简单的问题。

其一,和平友好的全球化结束。在短期动荡后,你认为世界各国会走向各自封闭并敌对,还是分工合作与斗争竞争并存?

其二,你认为中国是否能在这样的局面中越来越好?

如果对第一个问题的看法是前者,那么不建议投资海控。

如果对第一个问题的看法是后者,却对第二个问题悲观,那趁早配置大饼、美股和美债。

而如果对第二个问题乐观,那海控在这个蓝图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淘金热中,甭管谁挖到金,卖铲子的一定是赚的;中国智造出海,甭管哪家企业最好,运货的一定是赚的。

以上。

如果各位有不同观点,欢迎秉承理性客观的原则进行分享。

(p.s.苏某饼就谢绝了,我不跟把“末日”和“客观事实”这两个词语联系在一起的人讨论)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