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0 14:25:19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发布于 山东
太赞了
发表于 2025-09-10 14:19:10 发布于 山东

光模块:短期调整不改长期向好,多维度利好支撑增长

#PCB产业链狂飙!AI拉动更新需求##热点解析#

板块震荡中业绩亮眼,底层逻辑未变

今年上半年,AI 驱动算力基建升级,光模块板块高增长延续 —— 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等龙头营收与净利润大幅上涨。后续虽受行业周期担忧、特朗普关税行政令等影响,板块进入调整期,但行业增长的核心逻辑未变,长期向上趋势明确。

巨头锁定远期需求,市场空间广阔

据买方 TMT 组长透露,OpenAI、Meta、英伟达、谷歌等大客户已与中际旭创探讨 2027-2028 年需求,行业增速预期超 50%;各环节龙头董事长也普遍看好 2027 年需求,认为同比增幅将达 50% 以上,增量主要来自 Meta、OpenAI 及主权基金,未来几年市场潜力巨大。

技术迭代加速,新品打开增长空间

当前 800G 光模块已规模化商用,1.6T 光模块进入落地阶段 —— 中际旭创 1.6T 产品 Q2 小批量出货,下半年将规模化生产,且毛利率更高、硅光方案可降本;更前沿的 3.2T 光模块也已研发成功,中际旭创通过 “硅光 + 薄膜铌酸锂” 实现单通道 400G*8=3.2T,预计 2027 年量产,技术突破持续注入新动能。

催化事件密集,助力板块升温

AI 端:Google Gemini 3.0、DeepSeek 国庆前后先进模型、xAI 9-11 月重磅模型陆续发布,将拉动算力需求,进而提振光模块需求;

产业与资本端:10 月国家大基金三期首笔投资启动、长存三期预热,11 月 “两存” 扩产招标(今年堆积订单平移至明年),多维度利好将推动板块向上。

机构看好估值重塑,长期价值凸显

花旗上调中国光模块 “易中天” 目标价,指出 2027 年需求能见度高,光模块公司估值有望重估至 20 倍以上市盈率;并强调市场低估了国内厂商的研发能力 —— 其与海外客户深度合作未来网络架构,是产品均价与市场份额稳健的核心原因。

光通信产业链全景梳理:7 大环节覆盖,技术突破再添动力

前沿动态:空芯光纤突破,光通信应用再扩容

微软研究团队近期研发的新型空芯光纤,实现迄今最低信号衰减,相同带宽下可支持更远距离传输,速率提升约 45%,为 AI 与数据中心光通信应用提供新支撑。叠加全球数通市场在 AI 浪潮下持续扩张,光芯片、光模块、CPO 等技术加速落地,行业景气度持续攀升。

7 大产业链环节及代表性企业

光芯片

定位:光通信系统的核心基础,决定整体传输效率与性能。

趋势:集成度、架构迭代推动在 AI、6G 等场景的拓展。

相关企业$仕佳光子(SH688313)$、长光华芯、源杰科技、光迅科技、永鼎股份、三安光电、长盈通。

光模块

定位:实现光电信号转换的关键器件,直接影响带宽与速率。

趋势:800G 加速放量,1.6T 模块进入量产阶段。

相关企业$中际旭创(SZ300308)$、新易盛、长芯博创、剑桥科技、联特科技、光迅科技、华工科技、意华股份。

CPO(光电共封装)

定位:解决传统光模块在高速率下的瓶颈,降耗并缩短信号路径。

趋势:AI 数据中心率先应用,产业关注度持续提升。

相关企业$中际旭创(SZ300308)$、新易盛、天孚通信、亨通光电、通宇通讯、锐捷网络、仕佳光子。

光纤光缆

定位:提供低损耗传输通道,是光通信的 “动脉”。

趋势:在 AI 算力和海外需求复苏下,光纤光缆市场加速回暖。

相关企业:长飞光纤、亨通光电、中天科技、烽火通信、特发信息、华脉科技、致尚科技。

光器件

定位:完成光信号发射、传输、放大与探测等功能。

趋势:是光通信网络的 “关节” 与 “神经元”,细分市场空间广阔。

相关企业:天孚通信、光迅科技、腾景科技、亨通光电、德科立、太辰光、光库科技。

高速连接器

定位:保障高速数据传输和信号完整,承接光器件与模块。

趋势:朝小型化、高密度化方向演进,适配 CPO、LPO 等新技术。

相关企业:沃尔核材、博威合金、鼎通科技、华丰科技、兆龙互连、新亚电子、得润电子。

光通信设备

定位:服务于光通信系统制造、封测、检测的设备环节。

趋势:需求随技术迭代同步提升,设备国产化进程加快。

相关企业:罗博特科、博众精工、迈信林、联赢激光、克来机电、燕麦科技。

小结:光通信产业迎 “技术 + 需求” 双轮驱动,机遇凸显

光模块与光通信产业链正处于 “技术突破 + 需求扩张” 的双重利好期 —— 光模块短期调整后,远期需求、技术迭代、催化事件与机构看好形成合力;光通信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发展,空芯光纤等新技术进一步打开应用空间。随着 AI 与数据中心建设持续推进,产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

(提示: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仅用于市场交流与学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