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模块:短期调整不改长期向好,多维度利好支撑增长
#PCB产业链狂飙!AI拉动更新需求##热点解析#
板块震荡中业绩亮眼,底层逻辑未变
今年上半年,AI 驱动算力基建升级,光模块板块高增长延续 —— 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等龙头营收与净利润大幅上涨。后续虽受行业周期担忧、特朗普关税行政令等影响,板块进入调整期,但行业增长的核心逻辑未变,长期向上趋势明确。
巨头锁定远期需求,市场空间广阔
据买方 TMT 组长透露,OpenAI、Meta、英伟达、谷歌等大客户已与中际旭创探讨 2027-2028 年需求,行业增速预期超 50%;各环节龙头董事长也普遍看好 2027 年需求,认为同比增幅将达 50% 以上,增量主要来自 Meta、OpenAI 及主权基金,未来几年市场潜力巨大。
技术迭代加速,新品打开增长空间
当前 800G 光模块已规模化商用,1.6T 光模块进入落地阶段 —— 中际旭创 1.6T 产品 Q2 小批量出货,下半年将规模化生产,且毛利率更高、硅光方案可降本;更前沿的 3.2T 光模块也已研发成功,中际旭创通过 “硅光 + 薄膜铌酸锂” 实现单通道 400G*8=3.2T,预计 2027 年量产,技术突破持续注入新动能。
催化事件密集,助力板块升温
AI 端:Google Gemini 3.0、DeepSeek 国庆前后先进模型、xAI 9-11 月重磅模型陆续发布,将拉动算力需求,进而提振光模块需求;
产业与资本端:10 月国家大基金三期首笔投资启动、长存三期预热,11 月 “两存” 扩产招标(今年堆积订单平移至明年),多维度利好将推动板块向上。
机构看好估值重塑,长期价值凸显
花旗上调中国光模块 “易中天” 目标价,指出 2027 年需求能见度高,光模块公司估值有望重估至 20 倍以上市盈率;并强调市场低估了国内厂商的研发能力 —— 其与海外客户深度合作未来网络架构,是产品均价与市场份额稳健的核心原因。
光通信产业链全景梳理:7 大环节覆盖,技术突破再添动力
前沿动态:空芯光纤突破,光通信应用再扩容
微软研究团队近期研发的新型空芯光纤,实现迄今最低信号衰减,相同带宽下可支持更远距离传输,速率提升约 45%,为 AI 与数据中心光通信应用提供新支撑。叠加全球数通市场在 AI 浪潮下持续扩张,光芯片、光模块、CPO 等技术加速落地,行业景气度持续攀升。
7 大产业链环节及代表性企业
光芯片
定位:光通信系统的核心基础,决定整体传输效率与性能。
趋势:集成度、架构迭代推动在 AI、6G 等场景的拓展。
相关企业:$仕佳光子(SH688313)$、长光华芯、源杰科技、光迅科技、永鼎股份、三安光电、长盈通。
光模块
定位:实现光电信号转换的关键器件,直接影响带宽与速率。
趋势:800G 加速放量,1.6T 模块进入量产阶段。
相关企业:$中际旭创(SZ300308)$、新易盛、长芯博创、剑桥科技、联特科技、光迅科技、华工科技、意华股份。
CPO(光电共封装)
定位:解决传统光模块在高速率下的瓶颈,降耗并缩短信号路径。
趋势:AI 数据中心率先应用,产业关注度持续提升。
相关企业:$中际旭创(SZ300308)$、新易盛、天孚通信、亨通光电、通宇通讯、锐捷网络、仕佳光子。
光纤光缆
定位:提供低损耗传输通道,是光通信的 “动脉”。
趋势:在 AI 算力和海外需求复苏下,光纤光缆市场加速回暖。
相关企业:长飞光纤、亨通光电、中天科技、烽火通信、特发信息、华脉科技、致尚科技。
光器件
定位:完成光信号发射、传输、放大与探测等功能。
趋势:是光通信网络的 “关节” 与 “神经元”,细分市场空间广阔。
相关企业:天孚通信、光迅科技、腾景科技、亨通光电、德科立、太辰光、光库科技。
高速连接器
定位:保障高速数据传输和信号完整,承接光器件与模块。
趋势:朝小型化、高密度化方向演进,适配 CPO、LPO 等新技术。
相关企业:沃尔核材、博威合金、鼎通科技、华丰科技、兆龙互连、新亚电子、得润电子。
光通信设备
定位:服务于光通信系统制造、封测、检测的设备环节。
趋势:需求随技术迭代同步提升,设备国产化进程加快。
相关企业:罗博特科、博众精工、迈信林、联赢激光、克来机电、燕麦科技。
小结:光通信产业迎 “技术 + 需求” 双轮驱动,机遇凸显
光模块与光通信产业链正处于 “技术突破 + 需求扩张” 的双重利好期 —— 光模块短期调整后,远期需求、技术迭代、催化事件与机构看好形成合力;光通信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发展,空芯光纤等新技术进一步打开应用空间。随着 AI 与数据中心建设持续推进,产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
(提示: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仅用于市场交流与学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