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25 16:03:17 东方财富iPhone版 发布于 广东
股市欢迎你来,不来是。
发表于 2025-05-25 12:45:40
来源:中国基金报

  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革、地缘政治复杂多变。在此背景下,如何进行有效的资产配置,如何把握中国市场的独特机遇,成为当前投资界最为关注的焦点。

  5月20日,由中国基金报主办的首届全球资产管理论坛在深圳举行。论坛圆桌讨论环节聚焦“全球资产配置与中国机遇”。中国基金报邀请顶尖的投资研究专家、资产管理机构管理者,就资产类别选择、中国市场洞察等话题展开讨论,剖析全球资产配置的新格局,展望中国市场的投资潜力。

  与会嘉宾认为,全球环境复杂多变,但也孕育机会。长期看好中国市场,当下,需要以长期的视角来渡过市场波动、摒弃“噪声”。

  他们指出,关税虽然为全球投资环境带来挑战,但一些公司会应对得更加自如,比如那些国内供应链能力强的公司。消费市场中,某些拥有定价权的公司,会化危为机。可关注区域性的物流公司,目前转运的需求已经恢复了,接下来一两个季度拥有定价权的公司,如航运公司等。

  以下是各位嘉宾以及精彩观点:

  安联基金总经理沈良(Leo Shen):对于内地的投资者而言,互认基金、ETF互通、QDII基金等是分散组合的好工具。

  渣打银行北亚区首席投资总监郑子丰(Raymond Cheng):我鼓励海外客户关注中国特定的机会,比如在港上市的许多国企股估值低、股息高。尽管过去几年的大环境欠佳,但这些股票提供了稳定的回报。我们还鼓励投资者不要局限于创新经济,也可以考虑部分传统企业,后者也可以提供很好的股东回报。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亚洲资产配置主管胡俊礼(C.L. Wu):我们一直建议客户的长期组合要做好全球投资分散,包括分散投资到中国。此外,人民币是所有新兴市场货币中最稳定的币种之一。中国资产与全球资产的联动性低,对全球组合来说,可以提升整体的风险回报比率。

  富达国际亚太区(日本除外)股票投资总监 Gary Monaghan:从中期来看,中国市场非常具吸引力。首先,相对低的估值提供了边际安全;其次,房地产和消费趋稳带动整体经济趋稳;第三,部分个股的股息和收益增长可观。基于上述原因,不少公司的股价和宏观、微观的基本面脱钩(股票被低估)。

  瑞士百达资产管理亚洲(日本除外)首席执行官赵俊杰(Mr. Junjie Watkins):从美国资产向美国之外的资产分散的趋势正逐步形成,但不会一蹴而就。据观察,欧洲正在经历结构性复苏,欧洲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受到美国政策的负面影响较大,他们将考虑美国之外的机会,例如欧洲本地市场。另外,我们的客户对新兴市场非常感兴趣,包括亚洲市场、中国市场。例如,他们开始关注新兴市场本币债。

  新曦资产管理首席执行官卢俊义(Jean-Marie Mercadal):现在的行业充满了挑战,也有很多“噪声”,例如,地缘政治紧张的因素。与此同时,也看到一些新趋势,包括AI和新技术的发展,技术的发展为部分经济体带来巨大的潜力,例如中国。我长期看好中国市场,我们需要一个非常长期的视角来渡过波动、摒弃“噪声”。

  全球投资环境仍然充满不确定性

  当下更需要摒弃“噪声”立足长期

  沈良:鉴于今年全球市场宏观经济复杂性不断上升,能否请各位用一个词或简短语句来概括您对全球投资环境的感受?

  郑子丰:当前,我们处于较为复杂的投资环境。重要的是要过滤掉“噪声”。大国之间的政策在不断变化,我们要摒弃“噪声”,关注长期投资和多元化投资,这样才能把握长期趋势、获得多元化回报。

  胡俊礼:全球固定收益方面,我们看好环球高等级债;权益方面,我们对环球股票的看法是中性的;货币方面,我们建议降低美元配置;组合方面,我们要应对各种不确定性,保持分散并且通过一定的对冲来管理风险。

  Gary Monaghan:对当前投资环境的感受是全球环境仍然复杂,充满不确定性,但不确定性也将孕育机会。

  赵俊杰:在如今全球市场充满不确定性和面临快速变化的背景下,人们对稳定性的追求更胜以往。而长远稳定是瑞士百达220年来的立身之本和为客户提供恒久品质服务的核心价值。瑞士百达成立于日内瓦,专注于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是瑞士第二大国际金融机构。公司由7位管理合伙人共同拥有和管理旗下所有业务,其中两名合伙人来自百达家族。我们着眼于长期投资,通过主动管理为投资者挖掘机遇和实现增值。

  卢俊义:现在的投资行业充满了挑战,有很多“噪声”。部分“噪声”源自地缘政治紧张。新的趋势不断涌现,包括AI发展和新技术的发展,他们进一步提升生产力,让类似于中国这样的经济体有了巨大的发展潜力。长期来看,我们对市场是乐观的。不过,我们需要以长期的视角来渡过波动期、摒弃“噪声”。

  灵活调整供应链

  寻求终端市场多样化

  沈良:我上周去了柏林,很多投资人问了我关税的问题。Gary,考虑到富达国际在基本面研究方面的优势,企业应如何适应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带来的持续复杂性?在当前环境下,哪些领域具有韧性?

  Gary Monaghan:关税问题主要的挑战是不可预测性。市场不喜欢不确定性。尽管中国和美国之间达成了一些协议,但美国和很多其他国家之间的协议尚待达成。混乱和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估值(波动)反映出市场的混乱性。我们希望抓住潜在的机会,当然也要保持谨慎并且保持平衡。总体来看,关税不是好事。不过,那些能重组供应链、有效管理资产负债表(的企业),能经受外部(环境)的震荡。从估值角度来看,公司的价格拥有安全边际非常重要。价格之外,若公司是出口商,他们将面临挑战。我们更关注聚焦中国本土市场的公司,他们很可能在动荡之中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关税为全球投资环境带来挑战,但有一些公司会应对得更加自如。例如聚焦国内市场、供应链能力强的公司。

  沈良:企业应如何根据这些贸易动态调整其全球供应链战略?这些调整中是否存在目前未被充分重视的投资机会?请郑总回答。

  郑子丰:现在是“特朗普2.0”时期。不确定性下,公司如果在整个供应链政策方面思考得更通透,会先人一步领先于竞争对手,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对于制造商来说,不仅仅要调整自己的供应链,同时还要将终端市场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采用多样化策略,而不是只关注美国市场,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在消费市场中,某些拥有定价权的公司将不确定性转化为机会,开始将对在美国销售的产品提价。这些拥有定价权的公司会获得机会。

  另外,可以关注区域性的物流公司。目前,转运的需求已经恢复了。接下来一两个季度,拥有定价权的公司,例如,航运公司很有机会。这也是我们的投资机会。

  沈良:复杂的外部环境下,在创建资产组合时,你会给客户提供什么样的资产配置方面的建议?请胡总回答。

  胡俊礼:我们给客户的建议如下:首先是要区分短期流动性组合和长期投资组合。流动性组合满足短期现金的需求,而长期投资组合则需做好分散投资、长期投资。当市场下跌时,你不需要迫于短期的流动性需求卖掉长期持有的股票和债券。

  当下是投资中国的好时机

  建议超配中国股票

  沈良:接下来的问题给卢俊义和赵俊杰。你们觉得面临市场风险,客户经常问的最紧迫的问题是什么?

  赵俊杰:近来的关税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经济的秩序和结构,全球投资者质疑美国资产是否还是“安全避风港”。外国投资者所持有的美国资产高达26万亿美元,占美国GDP的90%。这26万亿美元哪怕是一小部分转移到其他市场,也是不小的规模。话虽如此,从美国资产分散出来的趋势预计还是逐步进行的,不会一蹴而就。如果不再重仓美国市场,有哪些可替代的选择呢?目前,欧洲正在经历结构性复苏,欧洲投资者会考虑其他一些机会,例如欧洲本土市场。另外,我们的客户对新兴市场非常感兴趣,包括亚洲市场和中国市场,同时开始关注新兴市场本币债。

  卢俊义:过去十年,中国股票表现远远落后于中国经济表现。短期来看,投资中国股市的时机是非常好的。中国股票估值相对较低,PE市盈率大概是12倍,而且中国有意愿去提振股市。目前,国际投资者还是低配中国股市的。我建议,在接下来6~12个月,可以超配中国股票。

  资金从美元资产流向非美资产

  取决于多重因素

  沈良:分散投资和资金从美国流出是大家频繁提到的两个词。对于内地投资者而言,MRF(Mutual Recognition Fund:指中国内地和香港之间的基金互认机制)、ETF通、QDII等提供了多元化配置的途径。此外,2024年、2025年,我们看到(市场)对非美国资产的关注度增加。各位如何看待这一转变,其可持续性如何?

  郑子丰:多样化可以维持长期的卓越回报,不仅要考虑在资产类别上进行多样化,还需要有地域的多样化。不少亚洲投资者之前都投资美国,投资以美元计价的资产。现在,他们有了转移的意向,从美国资产转移到其他资产、其他地区。这一转移是否可持续取决于两点:一是美元是否会持续走弱,二是美国资产的表现。我们说到美元的话,它就跟“去国际化”联系起来,“去国际化”其实就会导致美元走弱,美国现在就是在去国际化。全球投资者对于美元的需求,将美元作为贸易结算货币的需求也会走弱。

  此外,短期来看,美元还会受到两个趋势的影响:一是美国的债务在增加,二是美国急需解决贸易逆差问题。近期穆迪将美国的信用评级下调了,美元作为贸易“避风港”的功能会受到质疑。接下来几个月,美国政府是否能通过减税、放松管制等来为企业打造出良好的营商环境,这将决定会不会抑制美元资本流出美国的趋势。

  胡俊礼:2009年以来,美股指数平均每5~6年就会翻一倍,若投资者超配美股时,他很容易跑赢基准。不过今年以来,美股跑输了欧洲股票,也跑输亚洲股票,我们的确看到今年有资金从美元资产转向非美资产(的趋势)。背后原因包括:年初美股的高估值、美国的政策端充满不确定性、美国经济和美元的前景令人担忧。资产的转移短期或持续,但不是永久性的。

  Gary Monaghan:美国之外不少市场都有吸引力。例如,印度市场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如果有机会抄底,投资者会有机会买入价格合理的投资标的。中期来看,中国市场具有吸引力。首先,估值带来了边际的安全性;其次,房地产和消费企稳带动经济企稳;第三,很多个股收益非常可观。这些股票的价格与微观、宏观基本面脱钩(股票的价格被低估)。

  其他亚洲市场方面:今年,泰国的旅游行业非常不好,人们对新一届政府心存忧虑。但是,泰国旅游业有长期的投资机会。中国台湾和韩国市场在某些领域占据主导地位,DRAM内存和微芯片等,这些行业对于全球技术演进至关重要。尽管部分公司确实有周期性,但是若找到好的公司,并放长时间周期,投资者有望获得优异的回报。

  大湾区是中国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引擎

  沈良:鉴于我们目前身处深圳——中国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之一,各位关注哪些商业机会?遇到了哪些关键挑战?

  赵俊杰: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就资产管理角度而言,大湾区在亚洲市场的地位不容小觑。大湾区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布局中国的窗口。对于全球机构发展中国业务来说,内地和香港基金互认(MRF)机制和“跨境理财通(WMC)”为中国投资者提供优质的基金产品是重要的机遇。我们期待“跨境理财通”3.0在不久的将来推出,继续助力中国投资者把握全球多资产机遇。

  此外,大湾区正在成为一个投研重镇。深圳是一个极具创新力的城市,有越来越多的分析师、投资组合经理会来到香港、来到深圳进行企业调研。我们也在不断壮大在这个区域的客户服务团队。

  卢俊义:我们关注基金互认机制和“跨境理财通”机制。虽然“跨境理财通”还处于相对早期阶段,希望未来为投资者带来新的资产类别。中国需要更多应对老龄化等挑战,养老事业也需要更多的计划。对于中国投资者来说,国际化的配置需要进一步优化,包括买入新兴市场的股票、美国的产品等。

  建议客户在长期投资组合中

  分散投资中国

  沈良:我在深圳工作了5年。深圳吸引力不仅在于美食,还在于它的科研能力。我们的团队专注于财富管理解决方案并且致力于服务于本地客户,我们看到了很多机会。过去两年,客户对中国市场有一些误解、误区,根据大家的经验,客户在配置中国资产时最常提出的问题是什么?有哪些普遍存在的误解需要澄清?

  卢俊义:第一个是结构性问题,第二个是周期性的问题。

  结构性问题,包括企业治理问题。企业管理团队是否意识到环境和社会问题。当然,公司治理方面和过去几年比有了很大改善。另外,在环境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相信碳中和计划将提早实现。

  周期性问题,包括房地产行业的调整。中国和日本有相似之处,但一个重要的不同点是中国政府及时采取了措施来应对困难。另外,30年前日本的股市估值PE达到了五六十倍,而中国现在是12倍。在我看来,周期性的问题并不是一个特别大的问题。目前中国股市的价格已经很低了。

  赵俊杰:全球客户经常会问国内消费复苏的情况,国家刺激措施和支持政策是否会持续,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大家都听过DeepSeek,但他们还未能想象中国在科技领域如AI、机器人、生物科技都已经走在了前列,最好鼓励他们来中国亲身体验。例如,邀请他们来深圳,看看那些全自动生产的“黑灯工厂”,观察一下清洁能源在深圳的发展。百闻不如一见。

  此外,一些海外投资者或仍认为A股上市公司在ESG信披和表现上与国际标准有很大的差距。但就我们的观察,近年来,A股上市公司在企业治理、ESG披露等方面显著提升。一方面,得益于监管不断推动;另一方面,国际资管机构持续对所投企业的深度参与和介入,协助其改善ESG表现,与国际标准更接轨,并有利于获得国际投资者青睐。

  胡俊礼:客户一直对投资中国很有兴趣,问题不是要不要投资中国,而是什么时候以什么形式投资中国。我们一直建议客户的长期组合要做好全球投资分散,包括分散投资于中国市场,权重可以根据自己的投资目标和偏好来定。长期来看,中国提振内需的方向为中国股票创造了机会。中国股市中有多元板块可以让投资者调研考虑,包括新经济的互联网、电子商务和电动汽车,以及传统经济的金融和消费等。此外,人民币是所有新兴市场货币中最稳定的币种之一。中国资产对于全球资产的联动性低,对全球组合来说,可以提升整体的回报与风险比率。

  郑子丰:客户对中国还有误解,他们担心中国资产、中国股票是否会有稳定的表现。我鼓励这些海外客户去关注中国一些特定的机会,比如在港上市的许多国企股估值低、股息高,这些股票在过去几年提供了非常稳定的回报。除了股息之外,我们还鼓励投资者不要只考虑创新经济,还可以考虑传统企业。部分传统企业也可以提供很好的股东回报。

  另外,还有一个常见的误解,他们会认为,政策不确定性或影响股东回报。现在很多中国企业以股东价值为中心,尤其是一些新经济股票的现金流非常充裕,他们完全可以进行股票回购。所以,不管是大湾区还是其他地区的专业人士,如果可以给客户提供这些信息,对消除误解是非常有用的。

  Gary Monaghan:客户关心的问题包括:首先,中国之前是以出口驱动和政府支出驱动的经济,经济能否真正转变为内需、消费者驱动;其次,中国会推出哪些政策来促进内需、促进消费;第三,监管的透明性和可预见性;最后,值得注意的是,监管机构通过敦促上市公司提高股息支付,更好地关注中小企业投资者。这些政策也都是客户关注的。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