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潜力=行业发展前景+企业竞争力。
一、同仁堂所处行业发展前景
这里同仁堂所指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并非南京同仁堂、也不是天津同仁堂。
同仁堂的主营业务是中成药的生产和销售,代表产品是安宫牛黄丸、牛黄解毒片、乌鸡白凤丸、六味地黄丸,这些产品分别属于心脑血管类、清热类、妇科类、补益类。除了中成药之外,公司还有一部分医药商业业务,即同仁堂大药房。公司的中成药业务在其毛利占比约64%,另外,公司在国内的业务占比约92%,所以同仁堂归属于我国中成药行业。
同仁堂的中成药一部分是安宫牛黄丸,其他则属于常见药,所以分析同仁堂所在行业未来发展前景,要看这两部分的未来发展前景。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虽然在其收入占比仅约10%,但在公司的利润占比约1/3。
我国安宫牛黄丸这个细分行业的未来发展受益于,1、老龄化;2、心脑血管发病率上升;3、消费升级,产品提价;4、产品应用场景扩大,比如前几年疫情期间,被消费者用来预防和治疗新冠;5、受药品集采的负面影响小;2019-2024年,我国安宫牛黄丸的市场规模年化复合增速约为15%,随着疫情结束,未来10年,判断安宫牛黄丸的发展前景依然较好、市场规模的年化复合增速约为10%。
除了安宫牛黄丸,同仁堂还有其他常见药,这些常见中药的未来发展影响因素包括,1、人口停滞增长;2、消费升级;3、国家政策鼓励中药。判断我国中成药中的常见药未来10年发展前景尚可、市场规模的年化复合增速约为5%。
综合安宫牛黄丸和常见药的行业前景分析,以及这两块业务在同仁堂的利润占比,判断同仁堂所在中成药行业未来10年年化复合增速约为5-10%。
二、同仁堂竞争力分析
企业竞争力=技术能力+市场能力+管理能力+治理能力+战略能力+企业带头人+企业文化力。
1、技术能力方面,主要看技术资质和技术奖项。技术资质上,同仁堂拥有与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合作成立的中药复方新药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奖项上,同仁堂主导的项目最高获得过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对比中成药同行以岭药业,以岭药业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判断同仁堂的技术能力在业内并未领先。
2、市场能力方面,主要看市场地位和产品卖点。市场地位上,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市场份额约40-50%、排名第一,除此之外,同仁堂其他中成药产品的市场份额不太突出,所以同仁堂只是属于安宫牛黄丸这个细分领域的龙头。产品卖点上,安宫牛黄丸属于国家中药一级保护品种,而且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在中药材的选材、加工工艺、以及品牌上有优势。结合市场地位和产品卖点,判断同仁堂的市场能力很强、但尚未业内领先。
3、管理能力方面,管理层经验丰富且薪酬合理,管理方面没有大问题。不过,近期北京朝阳法院召开新闻通报会,通报了该院依法打击非法生产、非法销售安宫牛黄丸的同仁堂“内鬼”、即同仁堂制药厂员工,这说明同仁堂在管理方面还有不完善之处。
4、治理能力方面,人事、体制尚可,机制还需完善。机制不完善在于同仁堂并无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之类,决策层个人利益与公司集体利益难保一致。
5、战略能力方面,同仁堂的三大战略是高质量发展战略、精品战略、大品种战略,大体对应其长期、中期、短期战略,战略规划虽然合理、但重点不太突出,这与同仁堂主业分散有一定关系,同仁堂的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这两大业务的协同性不是太强。
6、企业带头人方面,董事长邸淑兵也兼任法定代表人,是同仁堂目前的带头人,从其履历来看,其具备能力、人品、努力、志向,但其履历中创新成果不太突出。
7、企业文化力方面,同仁堂的使命、愿景、价值观的描述表面没什么问题,但前任总经理被双开,前任董事长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纪检调查,说明文化力有不足。
同仁堂竞争力总结:同仁堂各个方面表现都尚可,但也没有特别突出的方面,领导班子调整之后,同仁堂各方面大体在向好发展,总体判断,同仁堂的竞争力较强。
三、同仁堂未来10年发展潜力研究结论
同仁堂所在行业未来10年发展前景尚可,行业年化复合增速约为5-10%。
同仁堂竞争力较强,其大多产品的市场份额仍有提升空间,所以其竞争力会转化为超越行业的发展速度,判断同仁堂未来10年发展潜力略超行业发展前景、年化复合增速可达约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