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24 10:54:11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发布于 广西
转发
发表于 2025-05-23 23:15:57 发布于 江苏

创新药牛市,真的来了?

最近,创新药行业的利好消息一个接一个,让人应接不暇。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2025 年以来,港股创新药 ETF 涨幅超 20%,和铂医药大涨近 4 倍,加科思大涨近 2 倍,歌礼制药涨幅翻倍,百济神州港股价格创历史新高,上涨近 50%,科济药业涨超 50% 。A 股市场上,创新药概念也走势活跃,5 月 20 日,一品红、三生国健 20% 涨停,荣昌生物、益方生物涨约 16% 。

在政策方面,创新药作为新质生产力,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创新药目录,支持创新药发展。国家医保局也表示,将研究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包括拓宽创新药支付渠道、探索建立丙类药品目录等。2 月,两份关于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医保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征求意见稿流出,为创新药行业带来了积极信号。

企业层面,创新药企业也不断传来喜讯。科伦博泰研发的创新抗体偶联药物 SKB518 于 4 月 21 日获美国 FDA 批准启动临床研究;贝达药业首个创新药贝美纳获得美国 FDA 批准上市,并启动欧洲市场申报程序 。

这一系列现象不禁让人思考:中国创新药牛市真的开启了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在这个充满机遇的赛道中,又有哪些被严重低估的企业值得我们关注呢?

为什么说创新药牛市已经开启?

要判断创新药牛市是否真的来临,我们需要从政策、市场和企业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政策暖风频吹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创新药发展的政策,为行业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医保谈判降价幅度的收窄,从早期的 70% 降至如今的 30% ,这一举措直接为创新药企业留出了更多的利润空间,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的发布,更是明确了创新药定价保护机制,标志着政策风向从单纯的 “控费” 向积极 “促新” 转变。

这些政策的积极影响是多方面的。在研发环节,政策鼓励下的资金投入增加,使得企业能够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购置先进设备,加速创新药的研发进程。在商业化阶段,合理的定价保护和医保支付政策,提高了创新药的市场可及性,有助于企业更快地实现产品的商业价值,形成研发 - 销售 - 再研发的良性循环。

市场表现亮眼

从市场数据来看,创新药相关指数涨幅显著。2025 年初以来,恒生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高达 28%,多只成分股涨幅超过 70% 。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也表现强劲,反映出市场对创新药板块的高度认可。相关 ETF 的规模和份额也在不断增长,显示出投资者对创新药领域的热情持续升温。

市场的亮眼表现背后,是对创新药行业未来发展潜力的深度挖掘。随着全球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长,创新药作为解决疑难病症的关键手段,其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尤其是在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慢性疾病、肿瘤等疾病的发病率上升,为创新药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企业实力凸显

众多创新药企业用亮眼的业绩和研发成果,证明了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康方生物全球首创的依沃西方案治疗 EGFR - TKI 进展的 nsq - NSCLC 获批上市,卡度尼利一线胃癌(全人群获益)获批,填补 PD - L1 低表达 / 阴性人群免疫治疗空白,2024 年新药商业化销售收入超 20 亿元,同比增长约 25% 。恒瑞医药在创新药研发上持续发力,多款新药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为未来的业绩增长奠定了基础。信达生物扣非净利润增速达到 91.8%,在研管线丰富,多个项目取得关键进展 。

这些企业的成功,不仅仅是个体的胜利,更是整个创新药行业实力提升的体现。它们在创新药研发的各个环节,从靶点发现、药物设计到临床试验,都展现出了卓越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被严重低估的 5 家创新药企业

在创新药这片充满希望与挑战的蓝海中,有一些企业犹如隐藏在深海中的明珠,虽然目前的市场关注度相对较低,但却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它们在研发投入、产品管线、市场布局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优势,有望在未来的创新药牛市中脱颖而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 5 家被严重低估的创新药企业的神秘面纱。

企业一:海王生物

海王生物的市净率为 3.41 ,其主营业务广泛,涵盖药品生产制造及流通、保健品及食品销售、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 。公司已建立了覆盖全国 20 多个省份的庞大医药商业业务网络体系,为其产品的销售和推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医药研发领域,公司将继续加强建设海王创新药和仿制药研发平台。同时将继续提升自主创新开发能力进行差异化布局,在创新药研发方面将注重小分子化学创新药、生物制剂、改良型创新药、中药及天然药物、海洋药物等领域,开发具有重大临床应用价值的新药。

2025 年 3 月,海王生物全资子公司深圳海王医药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 NEP018 片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NEP018 片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肿瘤靶向小分子激酶抑制剂,对设计靶点具有良好选择抑制活性,针对胃肠道肿瘤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这一成果不仅体现了海王生物在创新药研发上的实力,也为其未来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企业二:红日药业

红日药业的市净率为 1.32 ,主营业务包括药品及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和研究开发。公司的血必净注射液等产品垄断细分市场,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在创新药研发方面,公司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公司开发的艾姆地芬片,是国内首个获得临床试验批准的口服 PD - L1 小分子抑制剂,正准备开展临床实验 。与目前已获批上市的同靶点注射用单抗药物相比,艾姆地芬片在生产成本和安全性方面有一定优势 。KB 项目目前已经完成 Ⅱa 临床试验,达到临床试验预期,正准备开始 Ⅱb 临床试验 ;PTS 项目完成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审中心的第一次发补研究和发补资料的申报提交。

这些研发成果展示了红日药业在创新药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随着这些项目的推进和落地,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企业三:振东制药

振东制药的市净率为 1.17 ,主营业务涉及肿瘤、皮科、消化、泌尿、心脑等仿制药、创新药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种子种苗抚育、种植、加工、仓储、饮片于一体的中药材全产业链 。公司的主导产品岩舒注射液,是癌症的辅助治疗药物,拥有拉洛他赛脂质微球注射液,XX - 3 等肿瘤新药 。在研 8 个合作创新药品种,其中 “六味地黄片欧盟注册” 获得 2017 年国家 “重大新药创制” 专项立项,新药创制专项 “解郁安神颗粒的研究” 项目通过结题验收 。另外通过精准渠道,引进合作国内外重大创新药项目。

在中药创新方面,振东制药也有所突破,其推出的达霏欣生发片源自中医经典名方六味地黄丸,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科学改良,临床有效率超过了 90% 。振东制药在创新药研发和中药创新方面的努力,使其在市场中具备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企业四:罗欣药业

罗欣药业的市净率为 3.45 ,主营业务是医药产品的研发、生产。作为中国制药工业百强企业、中国十大最具成长力药企,罗欣药业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地位。在创新药方面,公司持续大力推进研发创新,形成具有较高水准的核心技术体系。报告期内替戈拉生片的获批,实现了公司 1 类新药 “零” 的突破 。替戈拉生片是全新机制抑酸药物,通过与钾离子相关作用,持久抑制胃酸分泌,具有 30 分钟快速起效、强效持久抑酸、服用方便等特点 。

除了反流性食管炎适应症外,替戈拉生片还有两项正在研发的新适应症均处于 III 期临床试验阶段,分别是十二指肠溃疡及联合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 。罗欣药业在创新药研发上的成果,使其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企业五:康恩贝

康恩贝的市净率为 1.64 ,主营业务包括药品、中药饮片及大健康产品的研发、制造。公司在现代中药和植物药、特色化学药的研发及生产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依托嘉和生物研发平台,布局生物创新药领域 。子公司与德国 Renovis Inc 签订协议,后者授权公司使用合作开发创新药物 - P2X7 受体拮抗剂发明专利,目前该产品临床研究批件尚未取得 。在研创新药物 17 项。

康恩贝在大品牌大品种工程方面表现亮眼,核心大品种延续高增长趋势,如 “金笛” 牌复方鱼腥草合剂、“康恩贝” 肠炎宁系列等产品销售增长显著 。公司在创新药布局和现有产品优势的结合,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具备较强的实力。

投资创新药企业的风险与机遇

风险提示

投资创新药企业犹如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航行,虽然前方可能是广阔的宝藏之地,但也伴随着诸多暗礁和风暴。

研发失败是创新药投资面临的首要风险。创新药研发从最初的靶点发现,到临床前研究,再到漫长而复杂的临床试验阶段,每一步都充满了不确定性。据统计,一款创新药从研发到上市,平均需要 10 - 15 年的时间,投入数十亿美元 。期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如药物在临床试验中未能达到预期的疗效、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等,都可能导致整个研发项目的失败。例如,百济神州终止其抗 TIGIT 抗体欧司珀利单抗作为肺癌潜在治疗方法的临床开发项目,截至 2024 年上半年,在该项目中累计投入已达 20.9 亿元人民币 ,但最终因独立数据监查委员会建议终止正在进行的三期 AdvanTIG - 302 试验而宣告失败。

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也不容小觑。随着创新药市场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这个赛道,导致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在同一治疗领域,往往有众多企业的产品在研发或已经上市,这使得创新药企业面临巨大的市场压力。以 PD - 1/PD - L1 抑制剂市场为例,国内已经有多家企业的产品获批上市,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政策变动同样会对创新药企业产生重大影响。医药行业是受到政策严格监管的行业,政策的任何变化都可能改变创新药企业的发展轨迹。医保政策的调整可能影响创新药的报销范围和报销比例,进而影响产品的市场销售;药品审批政策的变化可能影响创新药的上市速度和审批难度。

机遇展望

尽管投资创新药企业存在诸多风险,但这个领域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犹如一座等待挖掘的金山。

市场需求的增长是创新药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疾病、肿瘤等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对创新药的需求也日益旺盛。根据相关数据预测,全球创新药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为创新药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特别是在一些新兴市场,如中国、印度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医疗保健意识的提高,对创新药的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技术的进步为创新药研发带来了新的契机。近年来,生物技术、基因疗法、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创新药研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大提高了研发效率,降低了研发成本,为创新药的研发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例如,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帮助科研人员更快地发现潜在的药物靶点,加速药物研发进程。

国际化机遇也是创新药企业不可忽视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多的中国创新药企业开始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通过与国际药企合作、开展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等方式,将自己的创新药推向全球市场。一些企业已经在海外市场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如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在美国成功获批上市,开启了中国创新药出海的新篇章。随着中国创新药企业研发实力的不断提升,未来将有更多的创新药走向国际市场,分享全球市场的红利。

结语:把握创新药牛市机遇

中国创新药牛市的开启,是政策、市场和企业多方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个充满活力与变革的时代,创新药行业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潜力。海王生物、红日药业、振东制药、罗欣药业和康恩贝这 5 家被严重低估的企业,虽然目前在市场上的关注度相对较低,但它们凭借自身在研发、产品和市场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有望在未来的创新药牛市中实现价值的重估。

当然,投资创新药企业并非一帆风顺,研发失败、市场竞争和政策变动等风险如影随形。但正是在这些风险与挑战中,蕴含着巨大的机遇。市场需求的增长、技术的进步以及国际化的发展趋势,都为创新药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作为投资者,我们需要以敏锐的眼光和理性的分析,关注这些被低估的创新药企业,深入研究它们的发展战略、研发管线和市场前景。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投资风险,做好风险管理,在创新药牛市的浪潮中,抓住机遇,实现财富的增值。

创新药行业的发展,不仅关乎投资者的利益,更关乎全球人类的健康福祉。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些创新药企业在未来能够取得更多的突破,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