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在北京,随同雪球调研团参加了现在很火的小马智行调研活动。
小马智行于2016年成立,致力于提供安全、先进、可靠的全栈式自动驾驶技术,实现未来交通方式的彻底变革,最终达成“让自动驾驶触手可及的美好愿景”。公司以技术为基础,以应用为导向,为全球市场提供出行和物流领域的自动驾驶技术和解决方案。
公司在2018年时,便推出了国内首个Robotaxi服务,并在2021年开启了全无人上路+商业化运营,是国内首批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均取得无人驾驶出行服务许可的企业,也是唯一在这四大一线城市取得所有Robotaxi监管许可的自动驾驶公司。
我试乘的是一辆小马智行和丰田汽车联手打造的,L4级无人驾驶车辆。两年前的时候,我也曾在亦庄乘坐过一辆无人驾驶汽车,但当时驾驶位上还是有人的,这是相关规定,必须遵守。时隔两年,现在小马智行的车辆上,已经彻底没有司机和安全员(但有远程安全员),是真正的无人驾驶了。
一路之上,不管是快速路还是熙熙攘攘的人流密集区,车子开的都很平稳,在等红绿灯的时候,刹车的节奏,应该是至少5年以上驾龄的司机才能做到的。
期间的一个细节,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如下图所示,这是一个人流较大的双向4车道,道的右侧停着一辆车,在离这辆车还有几米远的时候,“小马”停了下来。我正奇怪是什么原因的时候,发现有一个送外卖的小哥骑着电动摩托从右后方闪了出来。原来“小马”提前发现了后面跟着的这辆电动摩托,如果它不停下来,小哥恐怕就得急刹车,会有一定的危险性。
更绝的是,等小哥骑着电动摩托穿过去之后,由于前面的空隙较小,“小马”并没有立刻加速,而是轻轻“滴滴”了两下,示意右边的车先走,然后再正常行驶。
这些操作,已经完全是一名老司机的处理方式了。我坐在车上,感受和坐普通出租车并没有什么不同,“小马”真正做到了“智行”,有些地方甚至比普通人开的还要好。如果说两年前驾驶位上坐的是人,现在对L4级别的无人驾驶车辆来说,那里坐的就是未来了,挡不住的未来!
试乘之后,又参观了公司的展厅,并聆听了两位创始人对公司和无人驾驶业务的介绍。
小马智行的两位联合创始人彭军和楼天城,都是清华大学毕业,先后在谷歌和百度从事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是该领域最顶尖的专家。
小马智行公司目前的核心业务,主要包括三大板块:1、自动驾驶出行服务;2、自动驾驶货运服务;3、技术授权与应用服务。公司三大业务均已实现商业化,且在硅谷、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设立了研发中心,并正在深化海外布局。
目前,小马智行与丰田、北汽、广汽、上汽、一汽等国内外多家顶级整车厂,达成了战略合作或成立了合资公司,从正向研发、产线建设、供应链搭建、产品公告、道路测试等方面,积极推动自动驾驶车辆实现规模化的量产和服务落地。公司以千台级规模的目标,迅速推动自动驾驶前装量产,并与合作方一起正向开发第七代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和车辆平台。
小马智行在全球Robotaxi公司中拥有最多的网约车、出租车平台合作伙伴,为后续服务规模扩张开辟市场和用户基础。合作伙伴包括如祺出行、支付宝、高德打车、锦江出租、新加坡康福德高集团、卢森堡出行公司Emile Weber等,规模和数量远远领先行业,为Robotaxi车队和服务大规模落地开辟市场和用户基础。
日前,小马智行携手丰田、北汽、广汽于上海车展发布第七代Robotaxi平台,硬件BOM成本下降约70%,计划25H2量产运营。同时,依托腾讯云提供的高性能算力、仿真平台、AI工具链与地图服务,公司加速L4级自动驾驶模型训练与算法迭代。
此外,公司还新打通了微信“出行服务”入口及腾讯地图,有望通过微信13亿用户,进一步提升在消费端的渗透能力,进而提升运营效率。
无人驾驶,是多种尖端科技成果凝聚而成的产品,未来将拥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场景,会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之前,我接触更多的还是L2级别的辅助驾驶,这次充分感受到L4级别真正的无人驾驶,确实耳目一新。
虽然在全面应用中,还会有一些必须要顾及到的问题,但无人驾驶的全面应用,已经离我们非常近了。现在交通上的很多事故,都来自于驾驶人的疏忽、疲劳和不遵章守法等等,如果以后无人驾驶成为主流,不管是车祸还是交通拥堵都会大大减少。而在一些危险性较高的特殊环境中,无人驾驶更有不可替代性。
未来已来,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怎么适应这个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以后可能每隔几年,我们的生活就会被科技成果颠覆一次。不适应,不管是投资还是在职场,都很难坚持啊。
(来源:朱酒如一的财富号 2025-05-23 14:13) [点击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