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市场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春雨,乍暖还寒中带着几分躁动。三大指数早盘集体飘红,创业板更是以近1%的涨幅领跑全场,但热闹背后却是3500多只个股泛绿的冷清。这让人不禁感叹:权重股的春天,或许正是中小盘的寒冬。
盘面上最扎眼的莫过于固态电池板块的集体爆发。$国轩高科(SZ002074)$、金龙羽这些老面孔带着技术突破的想象空间强势封板。这波行情背后,既有车企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提前的传闻刺激,更深层的逻辑或许在于资金在年报季对确定性赛道的追逐——毕竟在新能源产业链估值普遍回调的当下,能拿出技术迭代真本事的企业实在稀缺。
另一边创新药板块的异军突起更值得玩味。$三生国健(SH688336)$三天三个20cm涨停的疯狂表现,叠加舒泰神、海辰药业等跟风涨停,让人恍惚间回到去年那波医药行情。这或许与近期跨国药企加大中国创新药企并购的动向有关。不过医药板块向来是机构的舞台,游资突然大举介入,到底是嗅到了政策暖风,还是单纯的超跌反弹?可能还需要后续量能持续验证。
煤炭电力这对"旧能源CP"的联袂上涨倒是耐人寻味。乐山电力、大有能源的涨停,海南发展这种区域电力股的异动,那些现金流稳定、分红率超5%的公用事业股,正在成为避险资金的新宠。这种风格切换若是延续,可能会对整个市场的估值体系产生深远影响。
而跌幅榜上的故事同样精彩。可控核聚变概念的全线退潮,中洲特材、王子新材这些前期明星股单日5%以上的跌幅,暴露出游资主导题材的脆弱性——当市场风向稍变,缺乏实质业绩支撑的概念股往往最先被抛弃。更值得关注的是工业母机板块的持续低迷,这个曾被寄予厚望的高端制造方向,在机床进出口数据转暖的背景下依然跌跌不休,或许反映出市场对制造业复苏力度的担忧。
站在当下这个节点,市场正在上演一场激烈的风格博弈。一边是北向资金持续加码的权重蓝筹,另一边是游资反复折腾的题材热点,中间还夹杂着机构调仓换股的暗流涌动。资金确实在进场,但方向选择上却出现了明显分歧。
持股动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