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周六)周末杂谈。
一,最近一个月,A股共有25家上市公司突遭证监会立案调查,多家股价腰斩,普利制药退市前股价跌到0.86元,可转债只剩79元,再过几天将彻底消失。 东方通、云创数据等上市公司则因财务造假被戴上“ST”帽子,股价暴跌78%,数万散户血本无归。

当前监管层已经亮明底线:财务造假、年报作假、大股东掏空公司,只要触犯一条,直接强制退市,连“翻身”机会都没有。 相比之下,因业绩差被“ST”的公司,只要赚钱就还能复活。 但如果是造假,哪怕是账上还躺着百亿现金,也得卷铺盖走人。
眼下,紫天科技、ST恒立因年报“难产”已停牌,迈威生物、美凯龙等新一批上市公司刚被立案,散户账户正在经历“生死极速”,退市倒计时一旦启动,跌停板上根本跑不掉。
1,2024年5月,普利制药因连续三年财务造假进入退市整理期,股价从最高45元跌到0.86元,5月30日将正式摘牌。 根据证监会数据,该公司虚增收入超22亿元,虚构利润占比高达136%,触发“造假金额超10亿+占比超100%”的双重红线。
同样命运的还有东方通(现ST东通),2021年至2023年通过虚构合同虚增利润9.3亿元,4月14日被立案调查后股价暴跌78%,5月14日收盘价仅剩5.45元。 按照退市新规,这类公司没有“暂停上市”缓冲期,直接进入退市流程。
2,ST新潮因2023年营收低于1亿元被“ST”,但若今年营收回到3亿元以上即可摘帽。 而ST恒立因连续三年亏损+未按期披露年报,5月20日起停牌,大概率会被强制退市。
二,监管文件明确划分两类风险:
1,业绩型ST:亏损、营收不达标、审计报告“非标”,但允许整改;
2,违法型退市:财务造假、欺诈发行、年报作假,直接终止上市。
典型案例:ST金科(现股价0.95元)因债务违约被ST,但通过破产重整还在挣扎;而ST左江因财务造假被强制退市,2023年虚增营收5.4亿元,退市前股价从45元跌至0.62元。
三,立案调查公司风险分级:
1,高危级(退市倒计时):
紫天科技:未在4月30日前披露年报,5月6日起停牌,若两个月内仍不披露将退市;
ST恒立:同因年报“难产”停牌,2022年已亏损4.8亿元,退市概率极高;
普利制药:退市整理期仅剩下几个交易日,5月30日将正式摘牌。
2,中危级(ST+立案调查):
ST东通(东方通):连续三年亏损超30亿,叠加财务造假被立案,5月24日股价5.45元;
云创数据:4月27日被立案调查,连续三年亏损,股价12.28元,较年初跌59%;
皇氏集团:4月1日被立案,年报亏损2.1亿元,股价三连跌停后,现价只剩下3.34元。
3,新立案公司(风险待定):
迈威生物:5月12日因信披违规被立案,当日股价暴跌18%;
美凯龙:5月14日被立案,控股股东红星美凯龙控股正处债务重组中;
东尼电子:4月26日被立案,尽管声称“调查与主营业务无关”,但股价已下跌10%。从23元到退市,散户根本跑不掉。
洪田股份4月25日被立案后,连续两个一字跌停,5月14日股价23.95元,较4月高点下跌28%。
惠伦晶体4月29日被立案,股价从11.4元跌至9.02元,两个跌停板导致4.2亿元市值蒸发。 由于该公司实控人同时被查,后续可能牵扯出资金占用等更多问题。
四,立案调查公司的三大“死亡特征”。
1,大股东“掏空”:ST旭蓝(原旭光电子)被控股股东占用资金75亿元,占净资产比例达329%,股价跌破1元后面临退市;
2,审计连环爆雷:ST新潮2023年财报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直接触发ST;
3,跨界收购埋雷:东方通2021年收购标的虚增收入4.7亿元,成为造假重灾区。

五,三类打死都不能碰的上市公司:
1,连续三年亏损+被立案调查:如云创数据、ST东通,退市概率超90%;
2,控股股东高比例质押+被立案:如金科股份(实控人质押率98%),易引发连环爆仓;
3,审计报告“非标”+股价低于1元:如ST美讯(现股价0.78元),面值退市倒计时已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