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晚间,综艺股份(600770)披露,拟以现金交易方式,控股江苏吉莱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吉莱微”)。公开资料显示,吉莱微曾冲刺创业板IPO未果。

吉莱微为何从IPO转战到并购市场?
有业内人士表示,近两年来,功率器件市场景气度持续低迷,叠加12英寸生产线大扩产的冲击,仅有4英寸生产线的吉莱微,很可能面临着盈利能力和竞争力下降的困境,此时接受被并购不失为一条好的发展路径。
5月14日,综艺股份开盘便收获“一字涨停”直至收盘,股价报4.51元/股。

综艺股份拟并购延伸产业链
5月14日,综艺股份公告称,公司与吉莱微及其股东江苏威锋贸易股份有限公司、李大威于5月13日签署《投资合作意向协议书》,拟通过以现金对标的公司增资或受让标的公司股份的方式,取得标的公司的控制权。具体投资方案和投资比例待进一步论证和协商。本次交易完成后,吉莱微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公司预计本次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根据公告,吉莱微专业从事功率半导体芯片及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一家以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的垂直一体化经营为主的功率半导体芯片及器件制造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以低压电器为代表的工业领域、以手机和摄像头为代表的网络通讯和安防领域、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汽车电子领域等。

产品方面,吉莱微主营晶闸管系列、半导体防护器件系列(TSS、TVS、ESD、SIDAC、集成防护器件等)、整流器系列、MOS管系列、PIM模块系列等,产品广泛应用于白色家电、漏电保护、智能家居等民用领域,智能电网、电机驱动和控制等工业领域,风能发电、太阳能发电等绿色环保清洁能源领域以及5G通讯网络、IT、汽车电子、安全防护等领域。
资料显示,综艺股份多年来一直深耕包含集成电路业务在内的信息科技领域,主要产品为智能卡,并参股北京神州龙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等。
综艺股份表示,此次收购吉莱微有助于公司战略聚焦并补强信息科技领域核心产业板块。吉莱微在成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后,公司将在原有芯片设计及应用业务基础上,进入功率半导体芯片及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领域,产业链条布局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及延伸。
吉莱微曾冲刺创业板IPO
公开资料显示,吉莱微曾冲刺创业板IPO,于2022年6月30日获得受理。但因公司撤回申请,深交所于2022年12月2日终止对公司IPO的审核。

吉莱微成立于2001年,公司在招股书(申报稿)中披露,拟公开发行不超过1741.51万股,募集8亿元资金,重点投向功率半导体器件产业化建设项目、生产线技改升级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等,来新建6英寸晶圆芯片生产线与封装线等。

财务数据显示,吉莱微2019年、2020年、2021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34亿元、1.92亿元、3.01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27.12万元、2430.86万元、6996.40万元,显示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
4英寸产线竞争力或下降
吉莱微缘何愿意被并购?
研发投入不足、受12英寸生产线冲击导致盈利能力下降等,或是主要原因。
招股书(申报稿)显示,2019年、2020年、2021年,吉莱微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77%、4.26%、4.63%,大幅低于公司选择的可比公司捷捷微电、扬杰科技、安芯电子、芯微电子等。

而在全球模拟芯片公司纷纷转向扩产12英寸生产线的趋势下,仅有2条4英寸芯片生产线的吉莱微,盈利能力势必受到冲击。

有公开数据显示,12英寸晶圆的直径为304.8毫米,表面积大约为70659平方毫米。而4英寸晶圆的直径为101.6毫米,表面积为7854平方毫米。
通常来说,12英寸晶圆的面积是8英寸晶圆的2.3倍,是4英寸晶圆的近9倍。晶圆面积越大,切出的芯片越多,芯片制造成本也就越低。
“由于折旧完成,以前8英寸生产线被视为‘现金奶牛’,但在12英寸生产线冲击下,现在8英寸生产线已经是温水煮青蛙状态,仅能维持。”对此,有业内人士预估,从8英寸晶圆升级到12英寸晶圆,芯片制造成本可降低约20%。
在此情况下,不管是用4英寸还是6英寸产线生产功率半导体芯片和器件,都不具备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