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5月12日中美联合声明,与4月7日的关税措施对比:
1. 美国调整:暂停对中国商品24%的关税(90天),保留剩余10%,同时取消4月8日、9日行政令加征的关税。此前4月2日行政令的关税总额为34%(24%+10%),实际新增暂停部分为24%。
2. 中国调整:同步暂停对美国商品24%关税(90天),保留10%,并取消4月5日、6日加征关税。原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关税总额同为34%,新增暂停部分为24%。
结论:双方均新增了24%关税的暂停措施(90天),但保留10%关税,整体较4月7日前的34%关税水平有所降低。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美国对我们加的20%芬太尼关税还在,我们采取的反制也还在: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关税;对鸡肉、小麦、玉米、棉花加征15%关税;对高梁、大豆猪肉、牛肉、水产品、水果、蔬菜、乳制品加征10%关税。
接下来谈判的重点可能就是这些非关税的反制政策,暂停或者取消。
但是也不要太乐观。
第一、特朗普可能随时会反悔,这个人言而无信太正常了,无非是发一条朋友圈的事情。
第二、中美的战略互信没了,两边企业谁敢大规模长期投资?
第三、美国维持本国经济霸权和绝对安全的战略不会变,中国科技突破和争夺国际事务话语权的战略也不会变。
第四、本次快速达成妥协,我觉得主要是因为美国准备不足,压根没想到中国会如此强硬,另一方面,美债六月单月到期达5.8万亿美元至6.5万亿美元(占全年到期量的68% - 70%)。
美国急需降息以降低财政风险,而降息则需要通胀数据下来,当前和中国硬扛不理智。
第五、本次关税战,我认为是中国赢了,因为全世界清楚看到只有中国才有抗衡美国的实力,清楚认识到当前是G2的世界。
换言之,如果中国投了,其他国家抵抗的必要性就不大了,中国坚挺,其他国家才能有战略回转空间。
本次对抗,特朗普手中已经无牌可打而中国丝毫不为所动,妥协是特朗普的重大政治挫折,难得的战略缓冲器,双方重新寻找战友,积蓄力量,排兵布阵,对抗是主旋律,合作是次要力量。
美国寻求供应链的多元化,中国寻求科技突破带来的产业结构升级,是双方的主要经济诉求,都不会妥协,反而会加速。
投资方面,我认为美国经济根本不可能长期在这么高利率下运行,美国必然降息,无非是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因此美债还是有投资空间的:利息+价格升值空间。
美元降息后,中国存在更大的降息空间,指望人民币大幅度升值不太现实,降息带来红利策略的价值中枢提高。
最后中美的科技对抗将会是长期的趋势,我个人认为中国科技的爆发性比美国科技大多了,因此可以单吊美国科技,中美科技各买一半,或者中国科技为主,美国科技为辅,三种策略。
中美贸易纠纷看起来是外部冲突,本质上是因为美国经济出了问题,美国人爱消费的同时干活太少,长期造成财务亏空,最终有难以继续的一天。
因此,美国的问题主要是国内的问题,经济方面主要是美债,要保住信用,保住美元的全球货币地位,至于美股,很重要,但它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如果明后两天科技涨太猛,我会卖出一部分,转移到红利仓位上面,先提前打个预告。可能你们兴奋的时候,我就要考虑收割或者重新配置仓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