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10 10:56:24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发布于 浙江
阿里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创新,永远赶在时代的前面,这是继承了马云的观念。我看好这个公司,当然许多传统企业家对它是羡,妬,恨。但它已经25岁了,应该是成年了,不容易被砍掉。
发表于 2025-05-10 04:20:00
来源:上海证券报

K图 BABA_0

K图 09988_0

  5月9日,阿里巴巴CEO吴泳铭发布长篇内部信,重申阿里基因里没有“守成”,只有“创造”;并呼唤阿里人“回归初心,重新创业”。

  两日前,阿里巴巴全球总部(杭州西溪园区)的访客大厅完成了一座“神秘空间”的揭幕。这是阿里对其1999年的创业地“湖畔小屋”——湖畔花园16栋1单元202室1:1的复刻还原。

  这一充满仪式感、仿若“盗梦空间”般的举动,与9日的内部信交相呼应。

  阿里选择将创业原点嵌入全球总部,显然意在通过物理空间的折叠唤醒沉睡的组织记忆。在外部动荡、竞争极化、技术跃迁、产业变革等多重复杂因素的交织共生中,任何随风摆动都经不起时间考验,只有回归初心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细览他的内部信,言辞恳切又信息量巨大,但核心可以归结为三个问题。

  第一,为何再创业?

  三年来,大模型和智能体的发展历程一再凸显AI技术变革的路径是跨代际的颠覆与跃迁,而非渐进式的创新与改良。

  吴泳铭在内部信中警示:“阿里以往积累的技术、人才和资源优势,也可能瞬间变为劣势甚至桎梏。”

  对今日多线作战的阿里而言,时不我待并非杞人忧天。

  第二,如何再创业?

  战略上,过去两年阿里主动变革,围绕“用户为先、AI驱动”的战略重心,对业务方向进行重新聚焦和优先级的重组。

  战术上,内部信首次披露,“将以饱和式投入的打法,聚焦几大核心战役。这几个关键战役将由多个业务方参与,发挥各自优势和长项;并会选择长期和全局的价值而非短期局部价值,以全局价值最优来制定阿里各业务的协同策略。”

  第三,抓手有哪些?

  吴泳铭坦陈,“突破自己”式的再创业,将是一场极为艰难的蜕变。

  中外商业史上,即便是“领一代风骚”的伟大企业,也易陷入“路径依赖陷阱”。柯达发明数码相机却亡于数字化的前夜,诺基亚智能手机专利远超苹果却错失转型。

  而阿里实现蜕变的抓手有二:一是以AI驱动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扩大协同、颠覆创新;二是用AI重塑组织构建、提升运行效率。

  前者已被广泛解读,后者则更接近一场沉默的革命。

  观察两年来阿里的变革举措,他们试图构建的,或是一种“肢节愈灵动,骨架愈坚稳”的管理系统,一种适应技术奇点到来的新型“神经网状组织”。既能传承“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基因,又要清除不适合新发展阶段的历史缓存;既用好淘宝、阿里云等超级节点的资源厚度,又需要孵化出具备自主决策能力的创新末梢。

  概言之,AI时代的组织尤其是超大型组织,其协同方式将截然不同,甚至有可能引发一场管理学革命,其中的经验做法与普遍原理,需要一批先行企业去躬身探索,并与社会分享。

  但以上,仍不过是一种就业务论业务的浅表解读,再深刻地追问第一个问题:此时此刻,阿里巴巴到底为何要再创业?

  回溯历史,于阿里而言,创业不是一种阶段性的应对策略或战术选择。永续创业就是这个组织的核心特征与本质要求。

  阿里“解决社会问题”的初心、“客户第一”的导向、“让天下没有难做生意”的使命,都指向其真正的商业哲学:“将最广泛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转化为可持续的盈利模式。”从淘宝、支付宝、阿里云到大模型,纷繁复杂的业务不过是这棵商业巨杉上长出的枝蔓与花蕾。

  当前,全球贸易战科技战愈演愈烈,国内拉动消费提振信心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任务弥艰。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与“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呼声中,阿里再创业已不仅是一个企业、一群人的商业叙事。它关乎科技主权、关乎社会诉求、关乎“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强国气象。

  阿里3800亿元的AI新基建投入,有望构建“技术普惠—产业升级—社会受益”的正循环:通过开源大模型降低AI应用门槛,使中小制造企业能以低成本实现智能化改造;借助全球领先的云计算能力,支撑中国数字经济规模突破60万亿元。

  这种将企业命运嵌入国家发展主航道的选择,是对“解决社会问题”初心的延续,而当你“帮别人解决问题,自己发展就不会太差”。

  复刻版的湖畔小屋灯光如昼,但照亮的不再是二十年前的电子商务蓝图,而是智能时代暗礁、漩涡与激流并存的未知海域。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