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分前后3批评定的1400多家“中华老字号”中,出自长三角的中华老字号最多,全国占比达1/3。那么,这些创立品牌50年以上、最长可溯源千百年的老字号,如今哪家更为景气呢?
5月8日,面向长三角地区的中华老字号品牌景气指数在上海交大百年校园首发,按三大维度为三省一市484家品牌“打分”。结果,沪苏浙共4家进入三甲之列,依次是老凤祥、雷允上(苏州)、古越龙山和光明乳业(并列第三),分别为金银、中药、黄酒、乳品品牌。

作为指数研究项目负责人,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良燕表示,长三角地区老字号品牌数量多、类型丰富、根基深厚,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符号,也是日益成为推动地方消费升级、品牌转型与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关键动能。目前,上海共拥有197家中华老字号,为全国中华老字号总数最多的省级行政区;但与此同时,上海也有17家中华老字号未通过复核,亦为动态调整、移出名录的全国数量之最。
王良燕团队研制产品研创力、市场开拓力以及可持续发展力这3个一级指标,及其6个二级指标、11个三级指标,对覆盖29个行业大类的中华老字号的景气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测算出各个品牌的景气指数得分,其中最高的超过80分(百分满分制)。研究表明,指数得分大体呈正态分布态势,品牌多数集中在中间区间,头部与尾部品牌差距显著,呈现出“强者更强,弱者待振”的分化趋势。

产品研创力指标得分排名前列老字号。
其中,综合表现最为突出的前10个品牌依次为:老凤祥、雷允上(苏州)、古越龙山、光明乳业、恒顺、古井贡酒、寿仙谷、五芳斋、西泠印社(杭州)、迎驾贡酒。此后,排名第11-20位的品牌,分别为洋河、卫岗、金枫、张小泉(杭州)、美加净MAXAM、高沟、口子窖、李良济、敦煌、蜂花。而排名第21-30位的品牌分别有龙虎、光明冷饮、红星宣纸、三枪、女儿红、大白兔、白猫、南京云锦、稻香村(苏州)、恒源祥。
从地域分布看,上海市有12家老字号品牌名列前30榜单,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则分别有8家、6家及4家上榜。王良燕教授认为,长三角地区中华老字号品牌面临的一大问题是挖掘不平衡、不充分。在中华老字号总数以及发展态势良好的中华老字号数量上,上海、苏南及浙北等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前50强中的七成以上来自这3个地区。而其余地区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甚至个别地级市至今没有中华老字号品牌。

市场开拓力指标得分排名前列老字号。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针对各一级指标分别进行比较,产品研创力指标排名前列的老字号包括:老凤祥、恒顺、雷允上(苏州)、古井贡酒以及古越龙山;市场开拓力指标排名前列的有光明乳业、稻香村(苏州)、五芳斋、方回春堂以及雷允上(苏州);可持续发展力指标排名前列的,则是光明乳业、西泠印社(杭州)、淮盐、金枫以及朵云轩。
值得注意的是,老字号的品牌区分度仍面临挑战。比如,沪苏浙皆有中华老字号“采芝斋”,但商标LOGO各有不同;又如,上海和江苏共有3家深耕医药制造且被认定的中华老字号,都出自“雷允上”这一老字号。由于发展历程等原因,中华老字号的同一名称被多个品牌多处使用,使得品牌的区分能力受此威胁,消费者难以形成对老字号清晰的品牌形象认知。

可持续发展力指标得分排名前列老字号。
《长三角地区中华老字号品牌景气指数》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老字号品牌提供借鉴与启示,也揭示出老字号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定上仍存在总数不足和覆盖面不均的问题,并呼吁对老字号的非遗保护刻不容缓。据调查,近40%长三角中华老字号,接近200家品牌,至今未拥有一项市级以上的非遗项目。而与此同时社会上所谓“非遗”被滥用、歪曲,以及“泛非遗化”等情况,进一步造成了真正非遗项目、老字号非遗保护单位的形象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