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07 03:36:25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发布于 辽宁
转发
发表于 2025-05-06 22:51:33 发布于 江苏

开篇:核聚变的能源革命

在人类能源发展的漫长进程中,每一次重大变革都深刻地改变了文明的进程。从早期对薪柴的依赖,到煤炭、石油的广泛应用,再到核能的初步探索,能源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如今,随着传统能源的日益枯竭以及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寻找一种可持续、清洁且高效的能源,已成为全球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可控核聚变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如燃料来源丰富(海水中蕴含大量的氘)、近乎零排放、能量密度极高,被誉为 “终极能源”,成为科学界和产业界共同瞩目的焦点,承载着人类对未来能源的无限憧憬 。

而在可控核聚变这一充满潜力的万亿级赛道上,已经涌现出了一批积极布局、成绩斐然的先锋企业。它们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以及市场拓展等方面各显神通,成为推动可控核聚变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应用的重要力量。今天,就让我们深入剖析 2025 年一季度业绩表现最为亮眼的 13 家可控核聚变核心公司,探寻它们在这一前沿领域的独特优势与发展战略,一同感受科技与资本交织下的无限可能。

一、核聚变领域的璀璨之星

这 13 家公司犹如可控核聚变领域的璀璨星辰,在 2025 年一季度的业绩表现令人瞩目。它们凭借各自独特的技术专长和市场策略,在行业中崭露头角,不仅为自身赢得了丰厚的回报,更为整个可控核聚变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从总体业绩来看,这些公司在一季度的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了显著增长。其中,部分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甚至超过了 1000%,展现出了极高的增长潜力和盈利能力 。这种优异的业绩表现,一方面得益于全球对可控核聚变技术的持续投入和关注,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另一方面,也与这些公司自身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方面的不懈努力密不可分。它们通过不断攻克技术难题,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成功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市场份额 。

在技术创新方面,这些公司同样成果丰硕。它们在超导材料、核聚变装置关键部件制造、等离子体控制等核心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这些技术突破不仅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也为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二、逐个数家珍:13 家核心公司全解析

(一)广大特材:材料先锋,利润暴增

广大特材专注于高端装备特钢材料和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在核聚变材料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公司成功试制出核聚变超导线圈铠甲用材料,包括低活化马氏体钢 CLAM,并已获得客户认证,还向客户成功交付 6 吨级电渣锭。这些材料在核电可控聚变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其技术突破不仅提升了公司在核聚变材料领域的地位,也为核聚变项目的推进提供了关键支持 。

在 2025 年一季度,广大特材的业绩表现十分亮眼,净利润大幅增长。这一方面得益于公司在核聚变材料技术上的领先优势,获得了更多的订单和合作机会;另一方面,公司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生产效率,有效降低了成本,从而实现了利润的显著提升 。

(二)保变电气:输变电巨头,订单丰收

保变电气作为输变电设备龙头企业,在核聚变项目配套变压器领域成果显著。2013 年 12 月,公司成功中标欧盟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 项目配套使用的全部变压器设备,包括 3 台 300 兆伏安 / 400 千伏主变压器、3 套主变 66kV 中性点接地电阻器、3 套主变 22kV 中性点接地系统等附属设备 。

为确保产品高质量交付,保变电气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强化全面质量管理,对生产全过程进行严格控制。目前,3 台主变压器已全部一次通过交接试验,交付用户并具备运行条件,被专家誉为 “制造精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精品高端变压器” 。凭借在核聚变项目中的出色表现,保变电气获得了更多市场认可,订单量持续增长,推动了公司业绩在一季度的显著提升 。

(三)永鼎股份:超导新星,多元并进

永鼎股份通过控股子公司东部超导切入可控核聚变领域,是国内唯一量产二代高温超导带材(REBCO)的企业。其超导带材主要用于核聚变装置磁体的绕制材料,采用 IBAD+MOCVD 工艺,在低温磁场下性能领先,并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国家电网等机构展开合作 。

尽管目前超导业务收入占比不足 1%,子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但随着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发展,其市场潜力巨大。同时,永鼎股份在光通信领域形成了全产业链布局,数据中心业务也不断拓展,光通信和电力工程业务成为当前核心盈利点,为公司一季度业绩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公司计划拓展超导材料的多元应用场景,通过合作研发降低技术风险,有望在未来实现超导业务的突破,进一步提升业绩 。

(四)东方精工:跨界融合,精密赋能

东方精工原本主营智能包装装备、水上动力设备等产品,通过前瞻性的战略布局,成功跨界进入核工业精密加工领域。公司直接参股贵州航天新力科技有限公司,而航天新力承担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的磁体支撑、屏蔽包层等重要设备的制造,还承担我国大部分核电站核 I 级机械设备构件的研制和生产任务 。

借助航天新力的技术优势,东方精工在核聚变装置部件加工方面展现出强大的技术能力,能够生产高精度、高质量的部件,满足核聚变项目的严格要求。随着核聚变项目的推进,公司获得了更多相关订单,推动业绩稳步增长。同时,公司在智能包装装备领域不断创新,引入 AI 智能算法,提升设备的自适应控制能力,为客户提供更高效、智能的包装解决方案,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该领域的地位 。

(五)融发核电:核电老将,聚变新篇

融发核电在核电设备领域拥有深厚的基础,是核电装备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尤其在核管道设备、核后处理装备这一细分市场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 。公司参与了前期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我国承制部分的个别部件制造工作,并积极关注核聚变技术的发展,参与紧凑型聚变装置研发,将核级铸锻件技术延伸至核聚变反应堆部件制造 。

公司在国内核管道市占率超 70%,三代核电主泵泵壳实现 100% 国产化,订单覆盖全球 12 个在建核电站,同时也是核潜艇反应堆支承件唯一国内供应商,获国防科工局三级,深度参与新型核动力舰艇研发 。凭借在核电和核聚变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地位,融发核电在 2025 年一季度获得了大量订单,业绩实现了快速增长 。

(六)上海电气:能源巨擘,全链出击

上海电气作为综合能源装备巨头,在核聚变领域全面布局。在核心部件制造方面,公司具备强大的研发和生产能力,能够制造核聚变装置中的多种关键部件,如超导磁体、真空室等 。同时,公司在核聚变材料研发上也取得了重要突破,研发出一系列高性能材料,用于提高核聚变装置的性能和稳定性 。

通过整合自身在能源装备领域的技术和资源优势,上海电气为核聚变项目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从部件制造到系统集成,全方位满足客户需求。公司与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进核聚变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在 2025 年一季度,上海电气凭借其在核聚变领域的全面布局和卓越成果,实现了业绩的显著提升 。

(七)高澜股份:冷却专家,技术升级

高澜股份在电力电子装置纯水冷却设备方面拥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在核聚变领域,公司将纯水冷却技术应用于核聚变水冷系统,为核聚变装置提供高效的冷却解决方案,确保装置在运行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的温度,提高装置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

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对冷却技术进行升级和创新,开发出更高效、节能的冷却设备。同时,公司积极拓展市场,与多家核聚变研究机构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不断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在 2025 年一季度,随着核聚变项目的推进,高澜股份获得了更多的冷却设备订单,业绩实现了快速增长 。

(八)远东股份:缆网王者,特种领航

远东股份是智能缆网业务的领军企业,在核聚变特种电缆供应方面成果显著。公司研发生产的特种电缆能够满足核聚变装置在复杂环境下的高要求,具有耐高温、耐辐射、高导电等特性,为核聚变装置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传输保障 。

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特种电缆的高质量生产。同时,公司注重技术创新,不断研发新型电缆材料和制造工艺,提升产品性能 。凭借在特种电缆领域的技术优势和产品质量,远东股份与多家核聚变项目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订单量持续增长 。在 2025 年一季度,公司业绩实现了稳步提升,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

(九)海陆重工:装备强者,核电聚变双收

海陆重工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实力雄厚,尤其在核电与核聚变部件业务方面表现出色 。公司参与了多个核电项目,为核电站提供关键设备和部件,在核电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优势 。

在核聚变领域,公司积极布局,研发生产核聚变装置所需的部件,如真空室、热交换器等 。公司拥有先进的制造工艺和检测设备,能够保证部件的高精度和高质量 。通过在核电和核聚变领域的双轮驱动,海陆重工在 2025 年一季度获得了大量订单,业绩实现了快速增长 。同时,公司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十)其他公司逐一解读

久盛电气:作为 ITER 项目特种电缆独家供应商,核级材料市占率超 40%,在特种电缆领域技术领先。公司参与 “中国环流三号” 钨基防护材料研发,积极拓展在核聚变项目中的业务。2025 年一季度,凭借在核聚变和其他电力项目中的电缆供应,业绩实现稳步增长。其产品在耐高温、耐辐射等性能上表现卓越,满足了核聚变装置对电缆的严苛要求。

合锻智能:是真空室核心供应商,在核聚变装置的关键部件真空室制造方面具有优势。2024 年签订 2 亿元聚变装置订单,与合肥聚变产业园深度绑定,董事长兼任聚变新能董事长,深度参与核聚变产业发展 。公司不断提升真空室的制造工艺和质量,为核聚变装置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在 2025 年一季度,订单的执行推动了公司业绩的快速增长。

西部超导:作为 ITER 项目国内唯一低温超导线材供应商,全球市占率 15%,国内市场近乎垄断,在超导材料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公司开发的核聚变用 NbTi 超导线材应用于 “洪荒 70” 装置支撑结构,技术实力雄厚 。其产品在核聚变超导磁体制造中发挥关键作用,确保了磁体产生稳定的强磁场,约束高温等离子体。2025 年一季度,凭借超导材料业务的稳定发展和在核聚变项目中的持续供货,公司业绩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

国光电气:为 ITER 提供全球首台真空高温氦检漏设备,技术参数超越欧美同类产品,同时为我国聚变装置研发专用金属泵阀 。其偏滤器组件通过 ITER 严苛测试,供货占比达 30%,在核聚变装置的关键设备和部件供应上成果显著 。公司的产品在保障核聚变装置的真空环境、杂质排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25 年一季度,公司凭借在核聚变领域的技术优势和产品供应,业绩实现了显著增长 。

三、行业透视:业绩背后的核聚变产业趋势

这 13 家公司的亮眼业绩,犹如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可控核聚变产业蓬勃发展的诸多趋势,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充满希望与活力的行业发展图景 。

(一)技术突破方向清晰,多点开花

在超导材料领域,众多公司持续投入研发,不断提升超导材料的性能和稳定性,为核聚变装置提供更强的磁场约束能力 。如永鼎股份和西部超导分别在高温超导带材和低温超导线材方面取得的技术突破,不仅满足了核聚变装置对超导材料的高要求,也推动了超导材料在其他领域的潜在应用 。

在核聚变装置关键部件制造方面,技术创新同样显著。从真空室、偏滤器到超导磁体等关键部件,各公司通过改进制造工艺、优化材料选择,不断提高部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例如,合锻智能在真空室制造工艺上的提升,以及上海电气在超导磁体制造技术上的创新,都为核聚变装置的高效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

(二)市场需求增长迅猛,前景广阔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迫切需求以及对可控核聚变技术的信心不断增强,核聚变市场需求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 。各国政府纷纷加大对核聚变项目的投入,推动了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研发的快速发展 。这 13 家公司获得的大量订单,正是市场需求增长的直接体现 。从核聚变实验装置的建设到关键设备和材料的供应,市场对可控核聚变相关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涵盖了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预计未来,随着核聚变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商业化进程的加速,市场需求还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为相关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

(三)产业链逐步完善,协同发展

目前,可控核聚变产业链正在逐步完善,从上游的原材料供应、中游的设备制造到下游的项目运营和应用,各个环节都有企业积极参与 。这些企业之间通过合作与协同,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推动着可控核聚变产业的发展 。例如,材料供应商为设备制造商提供高质量的原材料,设备制造商为项目运营商提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支持,而项目运营商则通过实际项目的运营,反馈市场需求和技术改进方向,促进整个产业链的不断优化 。在这个过程中,各企业之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产业生态逐渐繁荣 。这种产业链的完善和协同发展,不仅提高了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

四、未来展望:核聚变商业前景与公司机遇

展望未来,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化前景充满希望,为这些核心公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逐步降低,可控核聚变有望在未来几十年内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成为全球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将为相关公司创造广阔的市场空间,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 。

从市场竞争角度来看,这些公司在当前的市场格局中已占据先机,但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 。随着更多企业和资本的涌入,市场竞争将愈发激烈 。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公司需要不断加强技术研发,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还需要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

在技术创新方面,公司需要持续投入研发资源,攻克更多的技术难题 。例如,进一步提高核聚变装置的能量转换效率,降低装置的建设和运行成本,解决等离子体的长期稳定约束等问题 。此外,还需要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前沿技术研究,推动可控核聚变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

总之,这些在 2025 年一季度业绩表现优异的 13 家可控核聚变核心公司,凭借其在技术、市场和产业链等方面的优势,已成为推动可控核聚变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面对未来的机遇与挑战,它们将继续砥砺前行,在可控核聚变这一充满希望的赛道上,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为人类能源革命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

结尾:投资提示与行业期待

尽管可控核聚变行业前景广阔,但投资其中仍需保持谨慎。技术研发的不确定性、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政策环境的变化等,都可能对公司的业绩和发展产生影响 。投资者在关注这 13 家公司的同时,需充分评估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

我们衷心期待,在这些优秀公司的共同努力下,可控核聚变技术能够早日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届时,它将彻底改变全球能源格局,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开启一个全新的清洁能源时代 。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