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骨骼机器人节前掀起涨停潮,截至4月30日收盘,碳纤维产品应用于外骨骼机器人结构件的光大同创、研发下肢外骨骼产品的探路者20CM涨停,正在推进外骨骼机器人项目研发的精工科技和子公司专注于外骨骼机器人研究的振江股份收盘涨停。

资料显示,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可穿戴式机器人设备,将人和机械动力装置整合在一起,增强人的运动能力。浙商证券李商等人在2月19日的研报中表示,人形机器人宏观级量产进程在技术突破之外,首先需面临挑战的宏观变量是与社会稳定相关联的就业冲击。能够支撑人形机器人宏观级量产规模率先落地的应用领域,大概率在于就业冲击最小的方向。因此对人替代较小的领域,例如外骨骼机器人等是人形机器人风口。
中银证券杨思睿在2024年11月5日的研报中表示,ABI机构预测,外骨骼机器人产业的全球产值将从2020年的3.92亿美元增加到2030年的68亿美元,CAGR为33%。另外,出货量会从2025年的10.7万件增加到2028年的30.1万件。

从下游行业的终端用户数占比来看,全球可穿戴外骨骼机器人中医疗领域占比约41%为最高,随后是制造业、国防航空、商业等领域。

外骨骼机器人需要依赖较为复杂的电控技术、电机技术以及传感系统,同时还需要较强的智能控制能力。产业链方面,外骨骼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在产业链上游(零部件等)重叠较大,整机设备厂商和下游则会有所差别。杨思睿表示,外骨骼机器人正处于从技术成熟度到达向快速商业化转变的临界点。相比人形机器人,外骨骼行业处于相似的发展阶段,有可复用的产业链供应端,同时又有自身独特的优势,预计在医疗、运动、工业等刚需场景会率先得到广泛应用,但也有可能随着“爆款”出现,在消费领域获得突破。

方正证券郭彦辰在4月25日的研报中表示,建议关注振江股份,其子公司海普曼机器人专注于外骨骼机器人的智能控制算法及仿生学设计的研究,致力于降低成本并推动外骨骼机器人的普及。除振江股份外,近期在互动平台回复布局外骨骼机器人相关业务的A股上市公司有精工科技、光大同创、探路者、康力电梯、国机精工、机器人和卧龙电驱,详细情况见下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