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赵云帆上海报道
中国首屈一指的汽车企业,在2025年刚过去的一个季度中,已经将中国汽车产业带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平台之上。
“许多全球汽车品牌,他们也许还在上半场追赶,但是很多中国品牌已经进入了下半场,即电动化叠加智能化,”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在上海国际车展期间接受采访时表示。
今年一季度,比亚迪以100.08万辆的创纪录全球汽车销量数据,再次蝉联了中国自主品牌单季销冠。同时,今年以来,比亚迪在促进中国电动车创新技术迭代上屡次突破,相继发布了“兆瓦闪充”、“天神之眼”等重磅技术,引发产业和用户端的热议。
对此,李云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比亚迪之所以能快速发展,主要依赖于中国广袤的市场,以及强大的供应链以及技术。
过去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相继完成了生产制造侧与基础设施侧的能力铺设。如今,中国新能源渗透率超过50%,里程焦虑被极大程度缓解,产品竞争力极大凸显。如今,行业不再局限于眼前的一亩三分之地,他们已经开始瞄向更广阔,更多维的市场。
李云飞指出,通过出海横向做大,通过汽车文化纵向做深,是比亚迪在“下半场”中着重发力的两大抓手。
截至2025年4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全球110多个国家及地区。2024年,比亚迪乘用车海外市场销售超41万辆,同比增长72%。2025年一季度,比亚迪乘用车和皮卡海外市场销量超20万辆,同比增长110%。此外,比亚迪位于泰国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工厂均已竣工投产,位于巴西和匈牙利的生产基地也将在未来投产运行。
据悉,比亚迪此前订购的8艘用于汽车运输滚装船,已有4艘投入运营,这将帮助中国汽车企业“量大管饱”地走出国门。
李云飞透露,比亚迪之所以能够顺利出海,一方面在于公司在海外的本地化布局与本地化人才遴选,本地经销商合作等模式等,一方面又与公司在全球的行业知名度不断提升息息相关。
此次上海车展期间,比亚迪在展台举办了汽车设计大赛。李云飞透露,此举是比亚迪尝试在国内做深汽车文化,加强品牌认知的一种尝试。
其一便是赛车文化——李云飞透露,比亚迪在过去一段时间在全国范围建设各类汽车赛道,由越野开始,逐步规划至全场景系列赛道,加强国内赛车体验设施密度等;同时,并将汽车工业与文旅结合,提供制造业基地探索体验、
而在汽车设计方面,比亚迪联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5所顶尖美院,面向全球进行创新设计赛事,一方面打通汽车人才培养通道,一方面助力中国汽车设计整体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