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业内获悉,多家公募基金公司都收到了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证指数)和深圳证券信息公司(以下简称深证信息)这两大指数公司下调被动投资组合标的指数授权费的通知。
从通知的具体内容来看,虽然不完全相同,但主要信息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下调年化基点费率;2、下调季度收取下限;3、扩大不设季度收取下限的指数产品范围;4、取消许可使用固定费等。此外,方案都从4月1日起生效。
也有公司表示,之前和指数公司有过预沟通,但目前还没收到正式通知函,“说后面会陆续通知”。
今年3月,多家基金公司发布公告称,旗下全部指数基金的指数使用费均由基金管理人承担。根据此前的指数使用费率测算,不少指数大厂每年需要多支出的指数使用费都在几千万元级别。此次两大指数公司下调指数许可使用费,并且普遍“打八折”,在不少行业人士看来是明显的利好消息。
两大指数公司集体宣布:下调指数产品“授权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业内获悉,近期多家基金公司都收到了中证指数和深证信息这两大指数公司下调被动投资组合标的指数授权费的通知。
从具体内容来看,中证指数的调整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取消许可使用固定费
自2025年4月1日起,所有新增授权的指数产品不再收取许可使用固定费;已获取授权的指数产品许可使用固定费执行原协议收费方案至2025年3月31日。
2、调整许可使用基点费率
告知函发出之日前签署的指数许可使用协议,所有指数产品自2025年4月1日起基点费率下调20%;告知函发出之日后签署的指数许可使用协议,所有指数产品适用下调后的基点费率标准。
3、调整基点费季度下限
自2025年4月1日起,所有股票指数产品的基点费下限统一调整至2万元/季度(已低于2万元/季度的不作调整);同时,固定收益类指数、多资产指数及基金指数等所有非股票指数产品以及规模在1亿元以下的股票指数产品,不设基点费季度下限,仅根据基点费计提的实际金额收取指数使用费。
深证信息的调降方案也从4月1日起正式生效,同步适用于所有已正常签署指数授权协议的存续指数产品。该公司自2025年7月起,依照调降后的标准相应收取2025年度第二季度相关指数产品授权费用。具体调整方案包括:
1、下调年化基点费率
股票指数ETF、场外基金基点费率为0.024%、0.016%,债券指数ETF、场外基金基点费率均为0.008%。增强型产品基点费率为对应产品类型的八折。
2、下调季度收取下限
自调降方案生效之日起,季度收取下限超过2万元(不含本数)者,统一调降至2万元。
3、扩大不设季度收取下限的指数产品范围
自调降方案生效之日起,其他类别指数(债券指数、同业存单指数、公募基金指数、多资产指数等)产品以及季度日均资产净值小于1亿元(不含本数)的股票指数产品,不设季度收取下限,仅根据基点费率计提的实际金额收取。
公募人士热议:长期来看可节省相当可观的费用
今年3月,多家基金公司发布公告称,为降低投资者的理财成本,旗下部分指数基金的指数使用费调整为由基金管理人承担。此次调整后,这些基金管理人旗下全部指数基金的指数使用费均由基金管理人承担。
有业内人士曾测算,按指数使用费平均万分之三的年费率计算,存量指数基金调整费用承担主体后,每年可为投资者节省成本约9.6亿元。这也被业内视为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持续推进的重要一步。
具体到基金公司要承担的成本方面,彼时有公募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少指数大厂每年需要多支出的指数使用费都在几千万元级别。
也正因如此,此次两大指数公司下调指数许可使用费,被不少行业人士视为利好公司的消息。
某头部公募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现有和新增指数产品基点费率下调,直接减少了基金公司在指数使用方面的费用支出。以管理规模较大的指数基金为例,长期来看可节省相当可观的费用,增加公司利润空间。此外,股票指数产品基点费下限统一调整,部分非股票指数产品及小规模股票指数产品不设基点费季度下限,也使得基金公司在管理不同规模和类型指数产品时费用负担更合理。
“下调指数使用费降低了基金公司开发和运营指数产品的成本,使基金公司有更多资源投入到产品创新和持续运营中,对公司和投资者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情。”该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