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4-28 07:33:13 东方财富iPhone版 发布于 北京
机器人概念涵盖AI、智脑、算法算力、具身、人形等领域,绝不仅仅是短期炒一把,还有很多的机会。最佳选择应该是紧跟主力资金的脚步精选人工智能、机器人等ETF,不被短期波动干扰,好好地跟一波、做一波
发表于 2025-04-28 03:02:20
来源:广州日报

  当下,AI 发展正如互联网初期般充满无限可能与机遇。广州日报进行多方采访了解到,人工智能将呈现四大发展趋势:具身智能加速发展、垂直领域AI应用进入爆发期、有望迎来AI终端元年以及科技巨头加大AI研发投资、投入。从机器人“大脑”的突破难题,到各行业AI赋能的迫切需求,一场由AI驱动的产业变革正蓄势待发,深刻重塑未来经济与社会生活图景。

  趋势1 冲呀,机器人!

  具身智能与机器人绝对是近期的大热。“具身智能的发展值得期待。”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协理副校长(知识转移)、人工智能学域讲座教授熊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传统机器虽然具备知识理解和推理能力,但缺乏行动能力。而具身智能的出现,在理解意图的基础上,不仅能做出决策,还能付诸行动,实现从“认知”到“执行”的跨越。

  《2025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研究报告》提出,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有望从“技术验证期”向“规模化商用期”快速过渡,全球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达195.25亿元。

  “从去年开始,具身智能包括机器人领域的客户明显增多。选择具身智能并不是我主动的选择,很多用户都是在服务科技创新的群体中发现的。”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大装置事业群总裁杨帆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

  从跳舞、前空翻,到登台阶、雪地奔跑,人形机器人技能进阶之快让人眼花缭乱。业内普遍认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不能一味追求技术炫耀,找准实际落地场景才是关键。今年初,乐聚第100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交付仪式在北汽越野车公司举行,标志着乐聚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自2023年11月“发布即量产”以来已迈入批量交付的新阶段。此前,乐聚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制造、商业服务、科研教育3大场景完成批量交付。

  但人形机器人走入日常生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业内普遍认为,大模型算法决定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和运动能力,当前人形机器人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仍是“大脑”。同时,要让机器人服务人、服务产业,我们不只是需要一台能跑会跳的人形机器人,而是要能上岗“干活”,真正推动其赋能千行百业。

  趋势2 垂直领域AI应用进入爆发期

  “如今AI为产业创新带来无限可能。这就像互联网发展初期,充满了试错、迭代与快速突破。”熊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他用房子装修作比喻,随着DeepSeek的出现,中国各行各业,都面临着“装修”的需求。这里所说的“装修”,指的是通过AI技术对各行业进行赋能升级。“当前,我们迫切需要大量的‘AI装修队’——这些专业团队能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各行各业实现降本增效,推动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

  要实现对各行各业的人工智能赋能改造,不仅需要掌握大模型的核心技术知识,更关键的是要具备解决行业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熊辉强调,这就要求相关从业者深入认知行业痛点,精准发掘行业问题。在此基础上,高质量的行业数据标注成为重中之重——只有获取并整理好反映行业问题的优质数据,才能进一步开展大模型的训练工作,或构建适用于行业场景的智能体。

  熊辉认为,从产业和就业角度看,AI化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他对AI在各行业的应用充满信心。在医药领域,AI将加速新药研发,攻克疑难病症,提升人类健康水平;出行领域,自动驾驶与AI辅助驾驶技术将让出行更加便捷;在生活和学习方面,AI智能体将为语言学习、工作协作等提供全方位支持,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

  从工业领域来看,蘑菇物联工业AI首席技术官周子叶博士直言,人工智能在工业的应用涵盖了工业生产的全流程:产品研发、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AI可以提高产品研发的效率,优化生产制造的工艺,提高产品生产的良率,分析制定市场营销策略等。

  趋势3 重构消费电子市场有望迎来AI终端元年

  如今,在电脑上,只要你调出AI智能助手提出需求,就能完成PPT、代码创作等工作;AI加入到智能眼镜中,能提供多语言实时翻译、离线翻译……今年初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CES 2025上,AI+PC、AI+手机、AI+家电、AI+眼镜等纷纷登场亮相,揭示出今年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AI将深度融入各种消费电子产品之中。

  赛迪智库较早发布的《从CES 2025全球消费电子展看AI终端三大趋势》预测,端侧AI模型正加速落地,有望迎来AI终端元年。端侧AI算力的革新和端侧小模型的逐渐成熟为AI终端加速落地打下坚实基础。AI终端市场前景广阔,2025年有望迎来全面爆发。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2025年ICT行业趋势年会上表示,今年将是AI终端的元年。IDC预计,2025年中国AI PC、AI平板和AI手机总计出货量将同比增长20%。

  AI的终端上普及,也带来了消费电子行业格局的重构。“消费电子市场呈温和复苏态势的背后,是AI技术的赋能。”业内人士表示,AI大模型的普及率先带来的是场景革命,让消费电子产品从孤立产品向场景化、生态化发展,智能电视、智能手机等产品逐步成为家庭AI中枢,企业逐步从“卖硬件”转向“卖场景”。AI技术如何与智能硬件产品结合,成为开辟行业发展新空间的关键。

  趋势4 科技巨头加大AI研发投资、投入

  以大模型为基础,新一轮AI的浪潮汹涌而至,不管是全球科技巨头,还是国内科技大厂都将目光紧紧锁定在本轮的AI竞逐中。技术的变革离不开资金、资源的投入,今年开始,各大科技企业都陆续明确,未来一段时间将加码AI研发的投入。

  从全球巨头来看,微软、谷歌、Meta和亚马逊已上调全年资本开支计划。据了解,1月初,Meta CEO马克·扎克伯格对外表示,今年Meta计划在AI领域投资600亿美元至650亿美元。这项庞大的投资将推动Meta核心产品和业务的革新。

  微软同样不甘示弱,差不多时间,微软高管透露,公司计划在2025财年投资约800亿美元,用于开发数据中心,以训练人工智能模型,并部署人工智能和基于云的应用程序。谷歌母公司Alphabet刚公布的2025年Q1财报显示,Alphabet在数据中心、芯片和其他AI基础设施上的投入持续扩大。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资本支出将达到750亿美元,用于建设数据中心等项目,较2024年的530亿美元显著增加。全球电商巨头亚马逊近日披露,今年计划资本支出高达100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将用于AI相关项目,涵盖数据中心、AI硬件以及生成式AI服务能力建设。

  至于国内科技大厂,对AI的投入也在不断加码。此前阿里巴巴就高调宣布,未来三年,阿里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腾讯的2024年财报显示,AI战略进入重投入期:2024年研发投入达706.9亿元,七年累计投入达3403亿元。京东在3月披露,自2017年全面向技术转型以来,京东研发投入已累计近1400亿元。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