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低空经济重新定义城市交通”为主题的第二届全球低空经济论坛春季会4月27日开幕。中国低空经济联盟理事长罗军发布《低空经济发展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罗军认为,在未来两年内,千米以下空域或将逐步下放至地级城市。鉴于低空飞行的常态化趋势,其需求主要集中在各城市,因此管理权限下放到地方政府具有可能性,这一举措有利于实现快速申请与审批。飞行运营常态化后,无需审批,只需按照准入条件和规划航线运行即可。《报告》还建议,应进一步细化E类空域的划分,明确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的专用空域。
记者从论坛上获悉,预计今年下半年起,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将频繁试飞。到2027年,部分特大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能实现eVTOL商业化、打“空中出租车”的目标。专家认为,2030年大城市将基本进入低空经济时代,eVTOL将逐渐进入千家万户。
对于低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罗军表示,当前各地斥巨资建设的空中交通指挥平台和地面飞行服务平台,可能会因为缺乏统一行业标准,难以满足未来高频常态化飞行需求,且无法互联互通,造成浪费。建议加快制定全国低空交通一张网标准。
空域管理或逐步下放到地级城市
本届论坛以“低空经济重新定义城市交通”为主题。围绕该主题,罗军提出了低空经济的六大趋势,分别为空域管理将下放到地方、低空经济将推动通用航空增长、空中交通指挥平台一张网、无人机产业将加快转型升级、eVTOL将进入千家万户、应用场景先从物流快递开始普及。
罗军表示,低空经济的本质是城市空中交通经济,主要场景在城市,其次才是农村,以及城市间。由于低空经济主要是城市空中交通经济,因此,低空飞行航线大部分在城市市区,连接机场、高铁站、运动场、公园、医院、商场等热点区域。低空飞行航线还包括城市间300公里半径的出行,包括空中的士和飞行汽车。
“预计到2027年前,1000米以下空域的管理权限或将逐步下放到地级城市管理,自行申请,即申即飞,方便快捷。3000米以下通用航空空域也将逐步下放到地级城市政府管理。”罗军表示,低空飞行航线,主要是以点对点、端对端的固定路线飞行为主。私人拥有的eVTOL可以申请私人航线或临时航线出行。
据介绍,过去业内一直将4000米以下空域统称为低空空域,导致通用航空与低空经济混淆。因此,《报告》提出,空域划分还需进一步细化E类空域,明确划分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的专用空域。
2030年大城市将基本进入低空经济时代
由于具备起降便捷、绿色环保、运行成本低等优势,eVTOL正成为低空飞行的主流载体之一。罗军在论坛期间表示,eVTOL将从2025年下半年起陆续获得适航认证,并在有限空域频繁地试飞。预计2027年起,将有四五家甚至十家左右的eVTOL企业能拿到适航认证(AC)和无人驾驶商业化运营认证(OC),在部分特大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完成实现eVTOL商业化和打“飞的”的目标。
“eVTOL是低空经济的产物,主要解决两三百公里半径内点对点、端对端的飞行需求。eVTOL最大的市场不是文旅,而是城市空中的士。”罗军说,“预计到2030年,我国各大省会城市和大城市将基本进入到低空经济时代,eVTOL将在各大城市得到快速普及和推广,可能会有10万架eVTOL成为空中的士或进入家庭。”
对于低空飞行的安全性,《报告》明确,eVTOL的主要功能是载人,因此在适航认证(AC)和无人驾驶商业化运营认证(OC)方面要求非常严格,必须进行多次测试。任何交通工具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但没有任何一项交通工具能够保证绝对安全。在低空经济起步初期的前两三年,安全事故不可避免,在推进过程中既要小心谨慎,科学引导,又要客观包容。
在低空应用场景上,罗军表示,应用场景无处不在,无需花太多时间验证,应在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飞行保障的情况下有序推进。物流快递市场庞大且对时效性要求高,低空物流快递将最先受益。今年计划建成500座通用航空机场,满足大型无人机飞行需求,为低空物流快递提供基础保障。在基础设施达标后,应先推进低空物流快递,再逐步开展载人飞行。
推行全国低空交通一张网解决行业标准缺失问题
近两年,各地正加快谋划建设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及通感一体低空通信网络等配套设施。对此,罗军表示,目前,各地规划建设的空中交通指挥平台及地面飞行服务平台动辄投资数亿元,但因缺乏统一行业标准,可能最终无法使用,造成巨大浪费。
“没有统一标准的后果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无法满足未来高频率、常态化的飞行保障需求;二是各城市建设的空中交通指挥平台因建设主体不同,标准和接口各异,可能无法互联互通,形成信息孤岛。”罗军表示,“过去在手机充电器、电动汽车充电器以及信息化建设中,我们都曾因类似问题‘交过学费’、走过弯路,应引起高度重视。建议加快制定全国低空交通一张网的标准。”
记者注意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相关专家就围绕低空交通统一标准积极建言献策。例如,全国人大代表、西安科为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周曙光建议,应在国家层面依托高速路网加快建设智能低空天网。智能低空天网是指要统筹建设好低空经济“四张网”,包括配套物理设施的“设施网”、低空感知及通信的“空联网”、数字空域及操作系统的“航路网”、数字化管服系统的“服务网”,以场景化、标准化、模块化为引领,构建统一的标准规范、体系架构、数据接口,实现四张网、飞行器、监管平台互联互通,支撑多航线多场景、高频次高密度低空飞行。
《报告》提到,由于低空气象条件十分复杂,国外没有成熟的低空经济模式可以借鉴,低空交通指挥平台没有行业标准,所有的标准、规则都需要重新摸索、分析、总结、提炼和制定。
例如,要科学划分各个城市空域航线和规划地面飞行服务站,确保飞行安全、公共安全、数据安全、便民服务、应急抢险、医疗急救、消防、公安等相关需求融合,划分出优先航线和商业航线;确保特殊情况下的优先需求。
对于低空经济和通用航空的关系,《报告》提出,低空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产物,对一二三产业有显著带动作用,具备辐射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等优势。过去通用航空发展缓慢,一方面因空域受限,另一方面是我国人均购买力不足,消费升级尚未完成。当前是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机遇期,未来十年将是低空经济的黄金发展期。在此期间,低空经济不仅会推动城市空中交通变革,还将促进通用航空在城市中长途物流运输等领域的缓慢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