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9-13 12:52:48 股吧网页版 发布于 天津
今年新发基金中的“独苗”

离2700点保卫战越来越近了。

今年大家普遍的一个感受就是没有人开始关心基金了,从后台的数据能很明显地感受到大家的爱憎分明。

虽然在被“清盘”“募集失败”等刺眼的词汇所洗脑,但实际上今年新基金的成立情况好像并没那么差。

截至9月10日,今年一共成立了798只基金,相对于去年同期的805只,是近乎持平的情况。

而在近800只基金中,按照三级分类,有三只基金成了所属类型的独苗。

01

一只拖延症严重的灵活配置型基金

说到灵活配置型基金,近几年成立的都比较少了,因为在2022年的时候,灵活配置型基金的发行仿佛就按下了“暂停键”,基本上不再批复这类产品了。

所以说今年成立的灵活配置型基金银华嘉选平衡,在当下属于比较稀缺的存在,而为什么说这只基金拖延症严重呢?

一是基金的“出生”很拖延。

基金是在去年6月28日申报的,今年2月5日获批,其实中间已经是等待了约7个月了。

当时正处于市场低位,其实是个不错的布局节点,但是在获批后,银华嘉选平衡还是并没有立刻募集,而是又过了近4个月,到6月3日才开始募集的。

二则是基金在建仓上也比较拖延。

银华嘉选平衡在6月19日正式成立,但从净值曲线来看,应该是到了7月底才逐步建仓的。

不过说实话,现阶段的市场,应该大部分基金经理都偏谨慎,而从结果来看,横竖都是一刀。

灵活配置型基金的股票仓位很灵活,这既算是它的优点,也是被人诟病的地方。

此前灵活配置型基金的股票仓位可以在0-95%之间变动,就很容易出现风格漂移的问题,甚至可能出现股基变债基的情况。

而银华嘉选平衡在股票仓位的设置上,相对来说跨度并没有那么大,属于中等偏低,一定程度上也能规避上述情况的发生。

不过,不确定这是不是监管对灵活配置型基金的新要求,因为去年唯一一只成立的灵活配置型基金中欧融恒平衡,它的股票仓位也是设置的20%-70%。

02

螺蛳壳里做道场,一只平衡混合型FOF的推出

华富泰合平衡3个月持有,截至目前,新基金中唯一的一只平衡混合型FOF,在本就艰难的市场中,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的赛道走。

FOF基金的处境应该不用我多说了,首先它受到的关注度本身就比较小。

因为其二次分散的特点,基本上注定FOF基金并不会有太突出的业绩表现,没有突出的赚钱效应,自然吸引不了增量资金入场。

其次,FOF现阶段的定位有点尴尬。

它主打的是多元资产配置带来长期相对稳健回报,但目前的公募FOF配置底层资产依然主要是国内的股票和债券。

所以也很难出现独属于它的行情,无论是哪种市场风格下,我们似乎都有更好的选择。

最后,想要做好FOF其实需要强大的投研能力、尽调跟踪等资源的投入,布局FOF的也多为头部大厂。

所以这只华富泰合平衡3个月持有或许是更偏向战略布局考虑,作为华富的第一只FOF基金,同时也是FOF的初试探,采用的是发起式方式成立。

目前华富的FOF团队还是挺新的,基金经理严律是去年4月加入华富的,现任FOF投资部副总监,他曾担任杭银理财权益投资部总监。

从成立以来回报来看,目前大部分的FOF基金都处于亏损状态,想要做好FOF的难度可想而知。

我们时常把目光聚焦在那些大厂、那些明星基金经理身上,但其实大多数的中小基金公司都是在不断尝试、努力突围的,这才是多数普通人的常态。

03

有点“奢侈”的QDII偏债混合型基金

广发全球稳健配置作为一只QDII偏债混合型基金,不仅是今年新发基金中的独苗,也是市场上目前唯一一只QDII偏债混合型基金。

在QDII额度如此紧张的当下,广发基金选择发一只投资海外的固收+产品,属实是有点奢侈了。

基金的权益仓位限制是20%-65%,并且设置了两个“不低于20%”,投资于境外的占比不能低于20%,投资于境内市场的资产也不能低于20%。

基金经理由沈博文担任,她有着11年海外资产投资管理经验,此前在富国担任固定收益投资经理、固定收益基金经理、跨境投资部总经理。

在加入广发后,担任的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先是在去年4月份加入了广发亚太中高收益债券的管理,今年才开始独自管理产品,而这第一只新基就是广发全球稳健配置。

沈博文采取的全球化的多资产投资策略,多资产投资最关键的点在于,如何在投资的收益增长速度和稳定性之间找到平衡点。

这就意味着基金经理不仅要对每个资产类别都要有一定的了解,还要结合市场情况来进行配置调整。

在投资上,她认为需要分清自己的Alpha和Beta能力,在能够获得Alpha的资产主动创造,而Beta资产则通过ETF来获取收益。

广发基金是较早布局QDII基金的几家公募之一,早在2010年就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只QDII基金广发全球精选,目前类型包含了股票型、ETF、混合型、债券型、另类投资等等。

如今选择成立一只QDII偏债混合型基金,无疑也是对自身QDII投资版图的完善。

今年的行情对于基金公司来说其实都不太友好,基金更是好做不好发。

因此,不仅是中小型基金公司,不少头部基金公司也开始选择通过发起式基金进行产品储备,好抓住未来的风口了。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