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随处可见的新能源大巴、出租车和乘用车。作为最早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城市之一,深圳的公交、出租车、网约车电动化率是100%,公共交通领域电动化水平居全国第一。
作为新能源的重要基础设施,超充站的建设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至关重要。
11月28日,深圳再添一座超大超充站,茂电·顺顺充深圳宝石路超充站正式投入运营,成为深圳"超充之城2.0"建设的重要支点,这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搭载华为全液冷超充设备的乘用车充电站。
该座超充站项目规划232个充电车位,包括小型车位195个和大型车位37个。站点配备华为720kW超充主机17套,其中配置华为单机单枪600kW直流超充终端34台,华为单机双枪250kW直流快充终端85台,可满足180台小车及24台大巴车同时充电。
茂电·顺顺充项目创新构建了"光-储-充-放"一体化的绿电能源新模式。在配电房屋顶新建装机容量87kWp的光伏发电站,年发电量预计达2.76万kWh。同时,配置了2500kW/5140kWh储能系统,包括20台125KW/257kWh工商业液冷储能一体柜,有效实现削峰填谷、增容扩容,增强电网调峰能力。
充电桩根据不同的充电速度可以分为慢充、快充、超充3类。慢充主要以交流电的形式充电,而快充和超充采用的是直流充电技术的高压快速充电方式,快充一般采用自然冷散热,通常终端的充电功率小于或等于250千瓦。对于超充,目前国内尚没有明确的标准定义,深圳的标准是超充设备单枪额定功率不低于480千瓦。
后续,茂电·顺顺充深圳宝石路超充站还将配备机械臂充电位,创新性打造无人智驾充电场景。
过去一年,深圳在全国首发6项引领性地方标准。其中,对电动汽车集中式公共充电站选址、充电站布置、电能质量要求等方面设置了具体标准规范。
深圳是国内最早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城市之一。如今“一杯咖啡,满电出发”已从愿景变为现实。今年6月,深圳宣布全面启动“超充之城2.0”建设,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迈入全新发展阶段。
深圳表示,将按照“深圳示范、湾区组网、全球推广”的思路,进一步加快重卡超充换和乘用车闪充等大功率充换电技术应用。
截至目前,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20万辆。截至上半年,全市已建成投用超充站1057座、充电桩超48.7万个,并在全球率先实现超充站、充电枪数量全面超过加油站、加油枪。
不仅限于宝石路超充站,在广深高速福永停车区超充站、深高速长圳服务区超充站等,均实现高速服务区充电设施全覆盖;深圳能源会展中心超充项目、深圳供电局莲花山超级充电站等100座光储超充和车网互动一体化站,打造“一公里超充圈”。
值得一提的是,“超充之城”的建设,其意义远超补能本身,它的业态正变得更加丰富多元。在深圳的许多超充站,充电桩不再是孤立的设备,而是集成了便利店、咖啡馆、汽车服务等功能的“综合能源服务港”。通过“充电+X”的模式,运营商得以拓展收入来源,提升了场站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