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下称《决定》),聚焦优化生育政策、完善生育支持体系,对婚假、生育假、育儿假等假期制度及保障措施作出重大调整,旨在倡导积极婚育观、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该《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在婚假方面,《决定》明确由5天延长至20天,自愿参加婚前医学检查的再增加5天婚假。
包括四川在内,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份明确延长婚假。其中山西、甘肃最长,可享受30天婚假。
婚假延长的一大背景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和人口的流动,跨地市和跨省份的婚姻大幅增多。尤其是在大城市,很多人来自天南海北,两地办婚礼所需的时间也更长。同时,婚假的延长也有利于鼓励年轻人出游消费。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到,倡导积极婚育观,优化生育支持政策和激励措施,发挥育儿补贴和个人所得税抵扣政策作用,有效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其中,倡导积极婚育观十分关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姜全保对第一财经分析称,我国未婚生育的数量比较少,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先结婚后生育。倡导积极婚育观,意味着生育支持政策措施进一步向前延伸。当前,育儿补贴等措施已经实施,接下来需要进一步从文化倡导等各方面,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让年轻人敢婚敢育。
去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提出,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尊重生育的社会价值,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鼓励夫妻共担育儿责任。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根据民政部发布的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结婚登记515.2万对,与去年同期的474.7万对相比,增加了40.5万对,同比增长8.5%。
单看2025年第三季度,其结婚对数161.3万,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2.5%!
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适龄婚育,构建和完善全社会的婚育支持体系。婚假延长之外,婚姻登记的便利度也大幅提升。自今年5月10日起,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婚姻登记地域限制取消,新人领证不再需要户口本,婚姻登记全国各地通办。取消婚姻登记需要出具户口簿的规定,不用再回户籍地办理登记。这对于长期在非户籍地工作的人们来说,进行婚姻登记更加方便。同时,近年来结婚登记场景也越来越多样化。在婚姻登记全国通办后,旅游即可就地结婚。因此,不少城市、景区打造了“领证新地标”,发展结婚登记旅游,开辟“婚登+文旅”的赛道。
根据央视报道,柳州市积极探索“结婚登记+文旅”模式,依托公园、景区、街道等打造了一批有特色的婚姻登记场所。2025年1月至10月,全市共办理结婚登记14874对,同比增长15.97%,其中,跨区域通办结婚登记211对。通过“婚姻登记+”服务,推动周边业态联动增收。
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适龄婚育,目前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奖励结婚。近日,多名新人在社交媒体晒出自己在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领到的1500元现金红包。在山西省吕梁市,自2025年1月1日起,在吕梁市登记结婚(双方均为初次登记)且女方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下的夫妇,给予1500元的奖励。此外,包括广州市白云区龙归南岭村、东莞市横沥镇新四黄塘村等地,也纷纷出台奖励结婚的措施。近期以来,浙江杭州、宁波等多地向新婚夫妇发放结婚消费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