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吴科任)11月27日,以“绿色转型与生物多样性金融赋能美丽中国”为主题的2025绿色金融生态大会在重庆市渝中区开幕。会议由重庆市西部绿色金融研究院、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昆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央财经大学主办,吸引全国绿色金融领域的专家学者、金融机构和企业代表200余人参会。
主旨演讲部分聚焦“科技、金融、产业、政策”多维协同,深入研讨绿色金融服务绿色转型的创新路径。例如,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重庆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宋永端提出“生态智慧”新范式,认为科技创新需服务于生态系统韧性提升,并分享了重庆“AI+生态”智能监测系统在流域治理中的标杆实践。
又如,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张蓓表示,可通过遵循无重大损害等共同原则、开发兼具碳减排和生物多样性效益的金融产品、在转型规划中纳入生物多样性考量等,推动转型金融与生物多样性金融有机融合,协同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圆桌对话部分围绕“锚定双碳目标共筑生态价值:实体企业的绿色转型与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实践”话题深入交流,从政策解读到资本赋能、产业落地到模式创新,形成多方协同、共建共享的绿色金融发展新格局,为重庆乃至全国实体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行动路径。
发布环节,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重庆市委金融办联合发布《重庆市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联合倡议书》,重庆市委金融办宣布“绿色金融生态创新联合体”成立并发布《重庆市绿色和转型投融资机会清单(第一批)》《重庆市绿色和转型金融服务产品清单(第一批)》,重庆银行业协会和保险业协会发布“赋能绿色消费·共建低碳山城”倡议,中国银河证券首发《共同分类目录-环境社会公司治理(CGT-ESG)债券组合》,嘉实基金联合中国银河证券首发《AI发展趋势下数据中心绿色低碳转型路径及实践》,重庆市渝中区、大足区、长寿区等发布生态廊道、生态文旅、生态渔业等创新项目,进一步形成从政策、标准、产品到场景的全链条服务生态,展现了重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综合实力与协同优势。
签约环节,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与重庆市西部绿色金融研究院、中国气象局气候资源经济转化重点实验室与安诚财险等11组企业和机构签署合作协议,涵盖气候风险、绿色供应链、能源转型、生态家居、城市更新、生态修复等关键领域,为绿色低碳转型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重庆作为全国唯一以省级全域为特征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持续完善“标准体系、金融产品、项目库、交易平台、信息披露”全链条服务,着力构建“资本、生态、产业”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模式。目前,重庆绿色贷款余额已突破1万亿元。重庆将以本次大会为契机,充分发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深化体制机制和产品创新,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和西部绿色转型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