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数小幅上涨,盘面上,钛白粉、能源金属、海南板块、MLCC、乳业、锂矿概念、卫星互联网、页岩气涨幅居前,中药、幽门螺杆菌概念、维生素、流感、毛发医疗、化学制药表现不佳,位于跌幅榜前列。
截至午间收盘,沪指上涨0.21%,报3883.46点;深成指上涨0.72%,报12967.66点;创业板指上涨0.71%,报3052.87点;科创50指数上涨1.14%,报1325.59点;北证50指数上涨0.35%,报1387.16点。全市场上涨个股有3569家,下跌个股有1631家,59只股涨停。两市半日合计成交9763亿。
今日要闻
瑞银将恒生科技指数2026年底目标价设定在7100点的水平,较周四收盘价5598点高出近27%。与此同时,富达国际首席投资官表示,中国科技公司的估值仍然很低。
11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布会上强调,要着力防范重复度高的具身智能产品“扎堆”上市、研发空间被压缩等风险。
潜力巨大!“重量级”玩家来了 消费电子再添新赛道(附潜力股)
AI眼镜已成为各大科技巨头眼里的“香饽饽”,国内科技巨头纷纷入局。在AI眼镜概念股中,机构预测2025年、2026年净利润增幅在20%以上的概念股有26只,唯捷创芯、希荻微、美芯晟、敏芯股份、佰维存储、深天马A等机构一致预测的平均增幅较高。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十五五”时期,我们要持续扩大内需,进一步做强国内大循环,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天普股份(605255.SH)11月27日公告称,公司股票价格自2025年8月22日至11月27日累计上涨451.80%,期间多次触及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已累积巨大交易风险,股价严重偏离基本面。为维护投资者利益,公司股票将于11月28日起停牌核查。
机构观点
中泰证券:市场没有大级别风格切换的条件
中泰证券研报表示,延续上一期金股报告中的判断,仍然认为市场没有大级别风格切换的条件;经过10月以来的调整,A股科技风格整体拥挤度进一步改善,AI债务驱动担忧的影响下,可以关注科技内部低拥挤度的赛道(恒科/游戏/传媒/计算机)。海外降息和财政扩张的背景下,关注全球定价资源品,主要是黄金和铜。左侧关注受益于海外信用周期重启的外需制造业。
中信证券:国内具身智能板块总市值已突破3万亿元,规模有望持续扩张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随着头部厂商相继获得亿元级订单,2025年已成为具身智能商业化的关键节点。然而在商业化向规模化落地的进程中,阶段性瓶颈与下游工厂的订单审慎态度依然存在。在OEM、供应链及科技巨头的协同推进下,机器替代人力的效率提升、供应链产能布局及多维技术赋能正加速产业升级,驱动商业模式创新与竞争格局重构。国内具身智能板块总市值已突破3万亿元,伴随国产新势力资本化加速,板块规模有望持续扩张。
中原证券:光伏行业“反内卷”加速市场出清,关注细分领域龙头
中原证券研报表示,2026年光伏行业进入持续的产能出清周期,后续围绕“反内卷”的产品价格销售措施、企业间并购整合、行业准入门槛的提高以及产品质量标准提高的影响将会逐步显现。光伏行业竞争格局和产业链生态有望优化,存量光伏企业业绩将呈逐步改善趋势。公募基金对光伏板块配置处于低位,低估值和供需格局改善有望吸引更多资金配置。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建议围绕细分子行业头部企业展开布局。具体可关注储能逆变器、多晶硅料、光伏玻璃、一体化组件厂领先企业。
天风证券:中国医美市场发展迅速,四大板块增长空间较大
天风证券研报表示,中国医美市场发展迅速,其中轻医美越来越受到我国消费者的青睐。从渗透率角度看,我国医美市场与成熟医美市场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从医美细分板块来看,注射类、光电器械类、减脂/塑形类、医美服务四大板块均有较大增长空间。强监管环境加速了行业的优胜劣汰,引导医美市场步入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华泰证券:预计2026年必选消费温和复苏,把握左侧底部布局机会
华泰证券研报表示,在2026年房价结构性企稳预期下,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有望带动消费倾向边际改善;同时,可能的供给与需求政策刺激将提振居民消费意愿。必选消费公司国内结构性升级与出海空间仍然广阔,同时近年来龙头分红率不断提升,在低利率环境下具备股息率打底、长期成长性较高、低估值具备弹性的三重优势。当前必选消费行业配置比例及估值分位数处于历史低位,已经步入胜率较高的左侧底部区间,建议积极把握板块布局机会。
中信建投:聚焦12月美联储议息动态,捕捉铜价拐点
中信建投研报称,自10月29日因全球供应紧张的担忧触及11200美元/吨的历史高位以来,铜价震荡回落3%,远期AI带动电力消费增长未能兑现在即期,缺乏新的驱动是短期铜价回落的原因。全球铜显性库存增加至78万吨,环比增加4.7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24万吨,折射出高铜价对消费的部分抑制。鉴于铜矿增量有限,电力消费前景良好,全球铜供需出现缺口且随时间推移缺口呈扩大之势,支撑铜价重心上移。目前铜已经完成对Grasberg、Teck供应干扰的计价,疲弱的消费主导铜价短期回落;另外,据CME“美联储观察”,美联储12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71%,但若12月降息,流动性助力铜价或能重拾升势,若维持利率不变,铜价大概率会下破8.5w去到8.3w,给到加仓权益非常好的机会。权益端,铜相关标的计量2025年8w铜价15—16倍PE,2026年8.5w铜价12—13倍,建议在沪铜波动率下降至低位时积极介入铜标的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