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8 10:16:40 股吧网页版
A股4000点三问:震荡何因?差异何在?未来何往?
来源:新华财经 作者:魏雨田

K图 000001_0

  近期,上证指数在4000点关口展开持续拉锯,成为当前资本市场最受关注的核心议题。这一关键点位为何陷入震荡调整?与历史上的4000点相比,当下市场蕴含哪些本质差异?突破4000点之后,A股能否跨越过往“魔咒”,开启新一轮行情?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4000点关口的震荡是多空因素博弈与市场结构转型的必然过程。与历史相比,当前A股在增长逻辑、估值水平、产业基础上均具备显著优势,随着资金、政策、产业等多重积极因素的持续发酵,A股有望在结构性机会与均衡化趋势中,开启更为稳健的中长期行情。

  一问:4000 点为何上下震荡不休?

  4000点作为重要心理关口,市场多空因素的激烈碰撞直接导致了指数的反复震荡。新华财经数据显示,10月29日,上证指数收于4016.33点,短暂触及4000点上方后随即跌破;11月6日,指数再度重返4000点关口,并在后续震荡调整中逐步上行,于11月13日收于4029.5点,创下近年新高;新高之后市场动能有所收敛,此后10个交易日指数持续在4000点下方维持震荡格局。

  从内部结构来看,板块轮动与获利了结需求是震荡的直接诱因。重阳投资合伙人寇志伟认为,当前股市上涨主要由部分AI科技股引领,这类标的短期涨幅过快,在海外“AI叙事”波动的传导下,国内科技股自然容易出现震荡。

  国金资管权益投资团队进一步表示,前期以AI为代表的科技成长板块积累了大量“获利盘”,临近年底,机构投资者存在锁定收益、调仓布局来年的需求,部分资金从高位科技股流出,转向估值更具吸引力的低位板块,导致市场热点轮动加快,指数随之起伏。

  新华财经数据显示,自6月以来,A股上证指数月线已实现5连阳。“在宏观基本面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前期主题板块对利好消息和成长预期的交易较为充分,连续上涨后自然形成调整需求。”弘毅远方甄选混合基金经理王哲宇说。

  驱动力切换与盈利验证等待则构成了震荡的核心支撑。寇志伟表示,今年A股上涨主要依赖估值修复,当前横向对比海外市场,A股估值与盈利水平已基本匹配,进一步向上突破需要看到盈利的系统性改善。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则为市场增添了扰动因素。国金资管权益投资团队表示,近期美联储官员对12月降息的表态存在分歧,美元指数回升对全球风险资产估值构成一定压力;同时,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仍是影响市场风险偏好的重要变量。

  值得注意的是,估值的相对合理性为市场波动提供了重要缓冲。据新华财经数据显示,在A股围绕4000点震荡调整的阶段,市场整体PE(市盈率)维持在16-17倍附近。国金资管权益投资团队分析指出,历史上A股多数时期触及4000点时,对应的PE多在20倍乃至30倍以上,对比来看,当前市场估值仍处于相对合理水平。

  二问:此 4000 点非彼 4000 点?

  尽管指数在今年10月29日回到了历史熟悉的4000点,但市场结构、估值水平与增长逻辑已发生深刻变革,“此4000点非彼4000点”成为机构共识,当前市场的“含金量”显著提升。

  首先是增长逻辑的根本性转型。回顾历史行情,国泰基金表示,前两次A股市场的4000点行情中,指数上涨主要依赖金融、地产、周期等“旧动能”,而本次行情中,科技板块贡献了沪指超过一半的涨幅。从成分股结构来看,沪指中科技类上市公司数量较2015年增长4倍,权重占比从不足5%提升至17%,这意味着市场已转向依靠技术创新和效率提升的新增长逻辑,“新质生产力”主导市场的格局已基本成形。

  其次是估值性价比的显著提升。淡水泉投资分析认为,采用更稳定的PB(市净率)指标对比可见,全部A股在对应时点的PB分位数差异明显:2007年首次突破4000点时估值分位数达92%,2015年约为72%,而当前仅回落至35%。“经过十多年的盈利积累,上市公司整体资产质量提升,使得A股在相同指数点位上具备了更高性价比。”

  最后是结构性分化的突出特征。与历史上4000点行情的普涨格局不同,本次市场呈现显著的结构性特征。淡水泉投资表示,一是大类风格表现不均,赚钱效应集中于科技与先进制造等少数方向,消费、金融地产、周期等板块涨幅相对有限;二是个股收益更加集中;三是行业估值分化,市场中仍存在不少被低估的资产。

  三问:4000点之后,A股能否跨越“魔咒”?

  面对4000点的震荡调整,多数机构并未表现出悲观情绪,反而普遍看好后市,认为A股有望跨越过往4000点的“魔咒”,延续上涨行情。

  乐观预期的背后,是多重支撑因素的坚实托底。从资金面来看,寇志伟表示,低利率背景下,增量资金进入股市的趋势尚未改变。低利率环境将长期维持,对股市估值形成有利支撑。

  从产业基本面来看,寇志伟认为,中国制造业正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产业门类齐全的规模优势与强大的工程师红利,使得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企业不断涌现,出海热情高涨,成为支撑股市的核心产业动力。

  从政策面来看,寇志伟表示,支持股市投资与融资并重仍是政策鼓励方向,上市公司重视股东回报的意愿持续提升,叠加消费、红利等大量“滞涨”板块的存在,为市场提供了下行缓冲,降低了系统性风险。

  对于后市风格与行情展望,机构普遍认为市场将从前期科技“一枝独秀”转向更为均衡的格局。王哲宇判断,A股“科技为矛,价值为盾”的慢牛格局不会改变,市场在阶段性盘整后仍将拾阶而上。跨年行情往往聚焦于当年业绩增长较快、来年订单可见度高的板块,当前科技相关行业符合这一特征,随着市场企稳有望迎来估值切换行情。

  在投资方向上,国金资管建议关注“杠铃型”结构:一端是代表产业升级、有业绩支撑的科技成长股,如AI应用、高端制造等;另一端是具备防御属性和估值优势的低位价值板块,如高股息资产、部分周期和消费板块。

  财通基金则提醒,当前国内政策托底力度未减,经济基本面稳步修复的内生逻辑未变,建议摒弃恐慌性抛售,保持耐心坚守核心持仓,重点关注业绩确定性强、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的绩优标的,把握短期错杀的行业赛道蓝筹龙头的逆向布局窗口。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