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海南省新闻办举行国资国企“十四五”时期发展改革成效专场发布会。会上披露,截至2025年10月底,海南省属重点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7390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2.5倍;研发投入增长超10倍;一批硬核科技项目相继落地。这标志着国资国企已成为海南自贸港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海南省国资委主任马咏华在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期间,海南省国资国企实现跨越式发展,综合实力与运营质效同步提升。企业运营保持稳健态势,省属重点监管企业资产负债率仅为39.3%,位居全国各省(市)省属国企最低水平。企业梯队建设成效显著,目前已有3家企业资产突破千亿元,百亿级企业数量从“十三五”末的4家增至现在的8家。综合效益方面,2024年底省属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2.8亿元;“十四五”期间省属企业累计上缴税收255.64亿元,较“十三五”时期增长1.2倍,综合财力贡献达488亿元,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
科技创新领域的重大突破成为此次发布会的亮点。马咏华表示,省国资系统通过加大政策宣讲力度、建立健全制度机制、持续加强工作督导等举措,不断完善国有企业科技创新激励体系,推动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具体成效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研发投入大幅提升,2024年省属企业研发投入达12.56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超10倍,研发强度从0.12%提升至0.63%,增幅超4倍;二是创新平台加速集聚,“十四五”期间,新增国家级实验室、研发中心各1个,省级实验室、研发中心、技术中心等共21个,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至43家,专精特新企业达18家;三是标志性成果持续涌现,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在海南落户并正式运营,海南航芯高科技产业园项目首期竣工投产,一系列破局性、引擎性的项目落地为海南自贸港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海南省国资国企在深化改革与布局优化上持续发力。今年6月,海南省国资委印发《海南省属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成为全国首家出台新质生产力专项行动方案的省级国资监管机构。该方案以“五向图强”为引领,引导省属企业聚焦海南四大主导产业,系统谋划26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700亿元,旨在推动优质要素向新质生产力流动,助力构建具有海南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