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广州国际车展及同期举办的梅赛德斯-奔驰XX科技创新日上,梅赛德斯-奔驰以“科技秀肌肉+产品焕新”的双重姿态,展现了其在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中的硬实力。车展期间,其29款车型组成的强大阵容覆盖燃油与纯电领域。梅赛德斯-奔驰Vision Iconic概念车勾勒出未来设计美学;梅赛德斯-AMG GT XX概念车完成中国首秀,同时还揭秘了其搭载的轴向磁通电机和灵感源自F1的高性能电池等前瞻技术,印证了“从概念到量产”的转化能力。这场年度收官展示,不仅成为奔驰近期技术与产品成就的集中亮相,更折射出其深耕中国市场的战略思考与未来布局。
面对行业变革,奔驰正以决心、耐心和信心穿越市场周期。“本次车展,我们不仅带来了在设计、能效、智能、安全等各个维度刷新体验的全新奔驰纯电CLA,C级、E级、S级等多款核心燃油车型也智享升级、全面进化,带来‘无论油电,都很奔驰’的驾乘体验。”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张焱表示。奔驰坚守“质大于量”的长期主义价值观,在波动的市场环境中聚焦体系升级,为后续产品技术攻势积蓄力量,实现与中国用户、中国市场的同频共振。
从赛道到公路
重塑电动汽车高性能标准
奔驰的技术突破,始终以“解决行业痛点”为核心,在此次科技创新日与车展上展现得淋漓尽致。面对纯电高性能车型性能与耐久不可兼得的行业难题,AMG GT XX概念车给出了颠覆性答案——搭载3部创新轴向磁通电机,相较传统径向磁通电机,仅用后者三成的重量和体积就能输出同等功率,配合峰值功率超1000千瓦的动力系统,让车辆最高车速突破360公里/小时。
更关键的是,其灵感源自F1的高性能电池系统,通过NCMA四元正极材料、硅基负极实现300瓦时/千克的能量密度,再加上智能直接冷却系统为每颗电芯独立控温,确保车辆在高负载下仍能稳定输出动力。在意大利纳多赛道的“极限试炼”就是最佳证明:该车以平均300公里/小时的速度连续行驶7天,总里程超4万公里,一举刷新25项世界纪录,其中24小时行驶5479公里的成绩,较原纪录提升38%。
对此,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段建军表示:“我们在接下来的几年,将开启史上最强大的产品和科技攻势。”
与此同时,作为XX科技项目的首个成果,VISION EQXX能效概念车的800伏电气架构、碳化硅逆变器等技术已落地全新奔驰纯电CLA,让后者实现10.9千瓦时/100公里的超低能耗,CLTC续航达866公里,印证了奔驰“能效就是硬通货”的理念。从赛道验证到公路量产的技术能力,既巩固了其在豪华汽车领域的优势,也为电动化转型提供了可落地、可感知的支撑。
构建长期竞争力
油电同智+本土化创新
在产品布局上,奔驰坚持“油电双行”战略,以“油电同质、油电同智”打破驱动形式的界限,满足中国用户多元化需求。本届广州车展上,多款核心燃油车型完成智能与舒适升级:长轴距C级车全系搭载2.0T发动机,标配前排座椅加热、360°智能泊车,中高配车型还新增导航辅助驾驶功能(覆盖全国高速与城市快速路);长轴距E级车不仅新增E 260 L经典版丰富选择,更在E 300 L豪华型及以上车型标配前后排座椅加热通风;S级轿车全系标配导航辅助驾驶(覆盖全国高速与城市快速路)、空气悬挂、电吸门,新增特别版及商务特别版车型,为更多客户提供新选择。
张焱表示,“‘油电同智’的驾乘体验,绝非电车专属,而是豪华标配。”这种不分燃油与电动的统一标准,既保留了奔驰在豪华质感、安全性能上的传统优势,又通过高通8295芯片、5G网络等配置,让燃油车也具备领先的智能体验。
本土化创新则是奔驰深耕中国市场的另一核心抓手。今年是奔驰在华开展研发20周年,其已构建起涵盖智能化、电动化、材料科学的本地研发体系,与腾讯、宁德时代、Momenta等伙伴深度协作。例如,全新奔驰纯电CLA的虚拟助手由字节跳动豆包大模型提供技术支持,语音交互更贴合中国用户习惯;城区及高速领航辅助驾驶系统由奔驰与Momenta联合开发,以“人机共驾”理念适配复杂路况。
这种“奔驰标准+中国创新”的模式,不仅让产品更接地气,也为其在内卷的市场中找到了差异化路径。从技术突破到战略落地,奔驰正以长期主义姿态应对行业变革。奔驰CEO康林松表示,集团在全球市场面临一些挑战,但在中国市场,其通过“技术量产化、产品多元化、创新本土化”的组合拳,已构建起清晰的竞争力。
接下来,随着2026年至2027年期间多达7款中国专属车型(含全新纯电GLC SUV)陆续推出,奔驰将在核心细分市场形成更完整的新能源产品矩阵,在电动化与智能化转型中持续领跑,为中国豪华汽车市场注入更多科技与豪华并重的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