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将以其创新性和成功实践,成为自由贸易框架的典范。”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治理与永续发展研究所所长卢耀群日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全球经济和贸易日益呈现碎片化的当下,自贸协定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推动力。”
卢耀群长期研究东盟区域经济与可持续治理。他表示,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既具有独特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适应不同东盟国家的发展需求,又是一个统一框架,体现了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前所未有的共识。“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通过更深入的、基于规则的区域一体化,进一步推动自由贸易。尤其是聚焦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消费者保护和中小型企业发展等方面,将让自贸区成为辐射更广泛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经济增长引擎。”
在谈到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关系时,卢耀群认为,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完全可以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更广阔框架内发挥作用,进一步推动区域生产网络实现深层次整合,“两者可以相辅相成”。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重点关注绿色经济。“在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的当下,这些绿色条款至关重要。”卢耀群强调,当前,单边主义威胁不断加剧,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促进跨境绿色技术采纳和低碳基础设施投资,将有力增强中国和东盟的供应链韧性。
卢耀群高度评价中国在区域治理中所发挥的作用。“中国凭借经济规模和全球影响力,能够扮演稳定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双重之锚’的角色。”他表示,中国可以有效发挥战略桥梁作用,连接和深化两大贸易协定。“中国稳固的国内政策机制,可以与两个自贸协定形成强大协同,实现多方共赢。中国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值得信赖的规则制定者和协调者的角色将进一步得到巩固。”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的价值最终将体现在企业发展和人民福祉的提升上。”卢耀群表示,这是一个持续提升社会与环境治理的良好平台,各方都能够充分利用区域市场强化活力,实现增长,创造新的商业机遇。“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预示着,一个智能和绿色的亚太地区正在形成。”